牙骹疼痛?小心顳頜關節出事
每逢年尾是不少打工仔最忙碌的時候,但壓力過大,再加上不良生活習慣,有機會令人患上顳頜關節症!該症主要症狀為下頜常隱隱作痛,當咀嚼時痛楚更為嚴重,更會影響到頸及上背部,而且尤以女性患者居多。請來註冊中醫彭增福博士講解,從生活習慣、飲食及肌肉按摩着手,讓大家防患於未然。
長期緊綳 堆積代謝物
「顳」指顳骨,「頜」指下頜骨,二者相連之處為顳頜關節,位於兩側耳朵前方,負責下頜骨上下、前後、左右移動。顳頜關節症即是該關節功能出現異常,主要症狀為顳頜關節疼痛、發出關節雜音、咀嚼肌壓痛和下頜活動受限。彭醫師指顳症有85%的疼痛與肌肉的急性、慢性損傷有關,他解釋:「當顳肌、咬肌、內翼肌、外翼肌這四塊咀嚼肌長期處於過度使用或緊綳狀態時,局部代謝廢物會堆積,導致肌肉黏連、僵硬,甚至變短,而關節活動時,代謝物又會刺激周圍神經,繼而引起疼痛。」若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引起耳鳴耳聾、睡眠障礙、甚至抑鬱或焦慮等精神障礙。
不良習慣 增加負擔
彭醫師謂上述肌肉損傷多由不良生活習慣引起:「例如飲食上喜歡咬硬物如骨頭、堅果等,或香口膠、魷魚絲等反覆咀嚼的食物,均會加重顳頜關節和咀嚼肌負擔。」而精神繃緊、壓力過大時容易出現夜間磨牙或是緊咬牙齒情況,令肌肉緊張疲勞,導致關節運動紊亂。另外托腮、低頭、頭前伸、側睡、趴睡等姿勢均會對顳頜關節造成額外壓力,應避免上述不良習慣。他補充女性受賀爾蒙激素影響,使該組織更加敏感,應多加留意。
熱敷按摩 放鬆肌肉
彭醫師表示對於以疼痛為主的顳頜關節症,臨床上可採用激痛點針灸療法處理。除了專業治療外,中醫認為疼痛多為氣血運行不暢, 他指顳症也不例外:「該症可分為風寒濕痹型、氣滯血瘀型、肝腎虧虛型和肝鬱脾虛型,以氣滯血瘀型最常見,平日煲湯可放活血化瘀藥材如當歸、淮山、茯苓,以調理氣血。」也可在家中用約40℃的熱毛巾敷咬肌及顳肌,每次約15分鐘,藉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亦可透過按摩咬肌、顳肌等,紓緩及防止肌肉勞損。
撰文:何雨晴
部分攝影:胡振文
部分圖片:互聯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