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水潤肺防秋燥 趕絕肌膚敏感
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將至,代表正式踏入秋季,氣候開始變得乾燥。秋燥來襲,容易引發身體各種過敏徵狀,常見如皮膚濕疹、鼻敏感等,令人困擾。大家不妨從以下生活及飲食習慣着手,減輕秋燥帶來的不適。
天然蜂蜜 白色食物
防秋燥首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由內至外滋潤身體,避免因乾燥而引起的鼻敏感和濕疹等問題,比起凍水,喝暖水更有助身體的吸收,建議每日飲用2,000毫升暖水。晚上則可以天然蜂蜜沖水飲,因蜂蜜味甘性平,有滋潤皮膚、潤肺止咳及解毒功效,對於平日常感到口鼻咽乾或咳嗽痰少者非常適合。由於天氣乾燥,食療的重點要由清熱祛濕轉為滋陰潤燥,適合食用無花果、沙參、南棗、菊花、甘蔗、芝麻、南瓜、麥冬、石斛、玉竹等,以紓緩和皮膚有關的徵狀。
秋宜養肺,在五色食療中對應白色,多吃白色食物有助補肺潤燥,如淮山、馬蹄等都特別潤肺,而川貝、百合、杏仁、蓮子等則有化痰滋陰益氣的作用。此外,雪梨亦是常用食材,因其水分豐富,有潤肺、化痰、止咳、退熱、降火、清心等功效,但要留意它比較寒涼,體質虛寒的人不宜多吃。另外要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煎炸、燻烤等熱氣食物,會令人容易上火,加重體內的濕熱,對有濕疹的人士尤其不利。
注意保濕 早睡養生
生活習慣方面,盡可能比夏天早睡,避免過度疲勞和熬夜,因夏天過後,日短夜長,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保養自身陽氣才可養生。由於早晚溫差較大,一熱一冷容易着涼,有機會誘發鼻敏感及氣管敏感,建議隨身帶備手帕抹走頭頸的汗,亦可帶備披肩或外套為肩頸保暖,同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環境清潔。由於秋燥容易引起皮膚敏感、濕疹、牛皮癬等問題,日常要注意皮膚保濕,宜選擇中性或偏弱酸性的洗浴產品。洗澡水溫不宜過熱,洗完澡後應立即使用潤膚霜,以保持皮膚的水分和滋潤。另外,秋高氣爽,氣溫稍為下降,建議可多做運動如登山、慢跑、散步、瑜伽、太極等,保持心情舒暢,同時可增強免疫力。
肺主皮毛 開竅於鼻
秋天對應五臟的肺經,由於「肺主皮毛,開竅於鼻」,當秋燥加上肺熱,鼻腔容易感到不適,又因耳鼻喉相連,有機會出現呼吸道不適徵狀。輕則口乾舌燥、鼻乾、咽喉乾涸等;嚴重的話更會出現鼻敏感、咳嗽等。另一方面,皮膚會因為肺燥而特別乾燥,有機會引發皮膚敏感、蕁麻疹、濕疹等。
茶飲推介
梨乾麥冬茶
材料:梨乾2片、麥冬9克、百合10克
做法:所有材料剪碎,放入保溫瓶,再加熱水焗10至15分鐘。
功效:紓緩因秋燥引起的喉嚨乾涸。
辛夷紫蘇葉蛋茶
材料:辛夷5克、紫蘇葉5克、紅糖適量、雞蛋1隻
做法:洗淨材料及烚熟雞蛋去殼備用,將所有材料放進煲中,加水蓋過材料煲約20分鐘,最後加入適量紅糖便可。
功效:通鼻竅,溫化痰飲。
撰文:明藹寧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