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處暑熱未消 提防秋老虎

肚臍周邊皮膚較薄,容易着涼,要小心保護肚皮。 肚臍周邊皮膚較薄,容易着涼,要小心保護肚皮。
肚臍周邊皮膚較薄,容易着涼,要小心保護肚皮。
雖然二十四節氣已過了「立秋」,過幾天便是「處暑」,意味夏秋交替開始由熱轉涼。但近日的氣溫仍維持三十度左右,盛夏餘熱未散,故民間有「秋老虎」之說。正所謂「秋老虎,毒如虎」,大家要慢慢調理身體以適應換季變化,尤其在衣食住行都要留意保養,提防由秋老虎變成紙老虎生病呢!
衣食住行 全方位養生
有云「立秋不是秋,秋在處暑後」,想有效養生便要留意心情、衣着或運動各方面。秋天應對肺部,憂愁傷肺,故最好保持心情開朗平和。轉季時留意溫度轉變,出入冷氣地方提防溫差太大,要讓身體慢慢調適,例如可隨身帶一件外套備用,要留意穿着不宜太厚,以免身體過熱令毛孔擴張,反讓寒氣入侵。另可選擇步行、慢跑、游水和瑜伽等較輕鬆的運動,有助排出濕氣。
此外,肺燥氣虛會令身體疲憊無力,想補充元氣最好保持適當睡眠,早睡早起自然能減少累積燥氣。建議於晚上11時至凌晨1時(子時)和早上11時至下午1時(午時),在自然界中陰氣或陽氣最重的時候睡眠,能避免陰陽失調。此外,肚臍周邊的位置皮膚較薄,瞓覺時要用薄被蓋好作保暖之用。
補水潤燥 助身體適應
香港「立秋」後的氣溫持續酷熱,帶有「秋老虎」的餘威。從中醫角度指,燥是秋季的主氣,秋天五行屬金,金氣旺、金剋木,木和肝氣有關,易肝氣鬱結。此外,肺部容易被燥所傷,體內燥火熾熱會減少陰津,再加上秋天空氣較乾,皮膚表面水分容易揮發,讓內外都感到乾涸,皮膚又易乾裂痕癢,造成口乾、鼻塞、咳嗽、小便短少或大便乾結等徵狀。故平常應多飲水和煲滋潤湯水,調和體內燥熱,例如可用鷓鴣、螺頭等配以合掌瓜或木瓜煲湯,平常多吃蓮子、百合、桂圓、桃膠、淮山、銀耳、梨乾、胖大海和大棗等甘寒滋潤的食材。
節氣「處暑」在夏秋交替之時,人體要慢慢調整適應。面對漸漸乾燥的天氣,應多吃蔬果和滋潤食物如雪梨、蘋果、甘蔗、芝麻和海帶等,早上可飲一杯蜜糖水來清熱解毒,如屬燥熱體質可加金銀花或菊花泡水。至於煎炸和辛辣食物等,便要適可而止。凍飲更加可免則免,想解渴的話,不妨以西瓜等代替。
撰文:林佩婷
圖片:互聯網
瑜伽或步行等帶氧運動,有助排出身體濕氣。瑜伽或步行等帶氧運動,有助排出身體濕氣。
瑜伽或步行等帶氧運動,有助排出身體濕氣。
用鷓鴣、螺頭和木瓜等燉湯,滋潤去燥。用鷓鴣、螺頭和木瓜等燉湯,滋潤去燥。
用鷓鴣、螺頭和木瓜等燉湯,滋潤去燥。
在適當的時間入睡,可避免陰陽失調。在適當的時間入睡,可避免陰陽失調。
在適當的時間入睡,可避免陰陽失調。
金銀花或菊花泡水,適合燥熱體質的人飲用。金銀花或菊花泡水,適合燥熱體質的人飲用。
金銀花或菊花泡水,適合燥熱體質的人飲用。
早上喝一杯蜜糖水,清熱解毒。早上喝一杯蜜糖水,清熱解毒。
早上喝一杯蜜糖水,清熱解毒。
桃膠有養陰潤燥和滑腸通便功效,紅棗養血安心寧神。桃膠有養陰潤燥和滑腸通便功效,紅棗養血安心寧神。
桃膠有養陰潤燥和滑腸通便功效,紅棗養血安心寧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