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家常靚湯守護老竇健康

多吃補養肺氣的食物有助於顧護腎氣,如黑木耳、人參和北芪等。 多吃補養肺氣的食物有助於顧護腎氣,如黑木耳、人參和北芪等。
多吃補養肺氣的食物有助於顧護腎氣,如黑木耳、人參和北芪等。
傳統觀念下男性總是要肩負起一家之主的責任,無論是家庭、工作都希望做到100分,平時更要擔起體力勞動的角色,熬夜加班、聚餐應酬等已經是家常便飯,導致身體日益疲勞。尤其是踏入中年的男性,如果有食無定時、抽煙喝酒的壞習慣,更容易引發身體毛病。請來健福利堂註冊中醫師黃舜紅講解男士日常養生的注意事項和保健湯水,為各位爸爸的健康把關。
勞碌生活 腎虛早衰
黃醫師提到男士較為刻苦耐勞,即使身體出現不適也甚少主動求醫,容易出現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的問題,如果加上貪吃生冷、常捱夜、抽煙喝酒等生活習慣,容易出現一系列過勞傷腎的腎虛症狀,如脫髮、腰痛、尿頻、精神不振、健忘、性功能衰退等毛病,尤其是踏入中年的男士都會出現腎虛和陽虛,因此黃醫師強調養腎溫陽是保健重點。在飲食上應少吃冰冷寒性、肥膩過鹹的食物,盡量多吃溫熱清淡富有營養的食物以幫助養腎健脾,她指:「深色食物有補腎作用,補腎陰的有黑芝麻、黑豆和烏雞等;溫腎陽的有羊肉、海蝦、核桃仁、腰果、韭菜等,而至於栗子、蓮子、山藥、桑寄生均為性味平和的補腎食物,有固腎精、強腰腎的功效。」她更建議男士日常進行適當戶外運動曬太陽,多做腰部運動及按摩有助升陽,應勞逸結合,工作量力而為不勉強,並盡量晚上11時前入睡,最好保持7至8小時的睡眠時間。
保健湯水 滋補強身
山藥烏雞湯
針對有腎虛問題的男士,黃醫師建議可飲用這款湯水,當中的山藥能健脾胃、生津潤肺、補腎澀精,常吃可加強腎臟排毒功能;烏雞營養高於普通雞,有補虛作用,能益腎補肝、健脾止瀉、滋陰清熱;蓮子能補脾益胃,止瀉去熱,養心安神、補腎固澀,適合體虛腎虛、易疲累、脾胃差的人士飲用。
材料:烏雞 1隻
山藥、黨參、蓮子、枸杞、紅棗 各適量
薑、鹽 各少許
清水 6碗
做法:
1.將烏雞清理乾淨,汆水洗淨後備用。
2.洗淨所有材料,倒入清水,武火煮滾後轉文火煲約兩小時,放鹽調味即成。
功效:益腎健脾,補中益氣,養血。
粟米鬚薏仁排骨湯
不少男士都偏好油膩、重口味食物,加上少運動,導致身體代謝速度減慢,容易水腫,因此黃醫師指出這款有助消除濕困脾腫的湯水。「當中的薏仁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清熱排膿功效;粟米鬚同樣有利水清腫、祛濕退黃之效,加入生薑片能平衡薏仁的涼性,令祛濕效果更佳,有水腫、小便不利的人士均適合飲用。」
材料:排骨、薏仁 各適量
粟米鬚(乾或新鮮)、紅棗 各適量
薑、鹽 各少許
清水 6碗
做法:
1.排骨切塊後氽水備用。
2.洗淨所有材料,倒入清水,武火煮滾後轉文火煲約兩小時,放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利尿消腫,健脾化濕。
杜仲桑寄生豬骨湯
經常擔起體力活的男士,關節軟骨組織會隨着年紀增加而逐漸磨損,容易出現關節痛、骨質疏鬆等問題,黃醫師推介這款豬骨湯,「豬骨有補中益氣,養血健骨的作用;杜仲、巴戟天能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至於桑寄生性平溫和,能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加入陳皮能使湯水補而不滯,同時能燥濕化痰,較適合腰膝冷痛無力,遇陰雨天加重的人士。」
材料:豬骨 半斤
杜仲、桑寄生 各適量
巴戟天、紅棗、陳皮 各適量
鹽 少許
做法:
1.豬骨汆水洗淨備用。
2.洗淨所有材料,倒入清水,以武火煮滾後轉文火煲約兩小時,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腎陽,強筋骨。
撰文:李芷玲
部分圖片:互聯網、受訪者提供
註冊中醫師黃舜紅註冊中醫師黃舜紅
註冊中醫師黃舜紅
山藥烏雞湯有助益腎健脾,體虛腎虛的男士可多飲用。山藥烏雞湯有助益腎健脾,體虛腎虛的男士可多飲用。
山藥烏雞湯有助益腎健脾,體虛腎虛的男士可多飲用。
杜仲桑寄生豬骨湯有助充養氣血、活利關節,較適合患有關節痛症的人士。杜仲桑寄生豬骨湯有助充養氣血、活利關節,較適合患有關節痛症的人士。
杜仲桑寄生豬骨湯有助充養氣血、活利關節,較適合患有關節痛症的人士。
深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有助補腎陰。深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有助補腎陰。
深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有助補腎陰。
蓮子可止瀉去熱,清心養神益腎,失眠患者亦適合食用。蓮子可止瀉去熱,清心養神益腎,失眠患者亦適合食用。
蓮子可止瀉去熱,清心養神益腎,失眠患者亦適合食用。
栗子和桑寄生等則性味平和,有固腎精、強腰腎的功效。栗子和桑寄生等則性味平和,有固腎精、強腰腎的功效。
栗子和桑寄生等則性味平和,有固腎精、強腰腎的功效。
粟米鬚和薏仁具利水消腫、清熱祛濕之效,有助小便不利的人士飲用。粟米鬚和薏仁具利水消腫、清熱祛濕之效,有助小便不利的人士飲用。
粟米鬚和薏仁具利水消腫、清熱祛濕之效,有助小便不利的人士飲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