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春天都會中暑 人寵齊齊預防

春天都要預防中暑呀!(設計對白) 春天都要預防中暑呀!(設計對白)
春天都要預防中暑呀!(設計對白)
雖然春天氣溫涼快而令不少人忽略了中暑危機,早前便有人因行山中暑後不適昏迷,最終搶救無效,為免意外發生,請來家庭醫生陳靖邦分享預防和處理急救之法。另外,也提醒主人帶毛孩到戶外活動的注意事項,讓人寵都玩得開心又放心。
裝備要充足
陳醫生指在戶外活動,最好避免炎熱的中午時段,若要進行長時間的戶外活動,選清晨或傍晚時分為佳。服飾宜選擇輕薄透氣物料,其他配件包括遮陽帽或頭巾、電動風扇或手搖扇、毛巾和太陽眼鏡,定時塗抹防曬霜以保護皮膚。
戶外活動時記得要補充水分,陳醫生說有研究指成年人每日按每公斤體重,需飲約40至50毫升水,大家可根據運動時間和運動量來調節,一般建議每小時飲用約200至300毫升含有礦物質的水。可以的話,最好每15至30分鐘就喝小量水,若覺得口渴才飲水,可能已處於輕微脫水狀態。
要注意的是流汗會帶走體內礦物質,只飲蒸餾水有機會導致礦物質失衡,令人不適。飲用水以外,也可適量攝取含有電解質或礦物質的飲料,不宜飲用咖啡和酒精飲品。
注意毛孩狀況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主人就會帶毛孩去公園散步甚至行山。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在社交平台曾列出狗狗中暑處理的小貼士,若然發覺牠們出現皮膚觸感較平常溫度高、開口急速喘氣、過量分泌唾液、牙齦呈紅色和全身無力等症狀,有機會是中暑。主人應即時在牠的頸、頭和身體放置濕布或冰袋,用70%酒精輕擦狗狗腳掌。如情況許可,將狗狗放在冷水內或用冷水沖身,再以風扇或移入冷氣地方加強通風降溫,之後盡快求醫。
快速處理有法
行山遠足時若然感到疲倦和體力不足,便應停下來休息和飲水。如感到頭暈、頭痛、眼矇、耳鳴、惡心和嘔吐、心跳加速、肌肉抽筋或痙攣、呼吸過快等,就有機會中暑。若患者清醒,應即時移到陰涼位置,如已暈低或跌到,在安全情況下不要移動,保持空氣流通,並替其降溫。先用雨遮或毛巾阻擋陽光,有需要可解開服裝透氣,用濕毛巾放在頭、頸、上胸和腋下,再利用電動風扇或手搖扇幫助散熱。待患者清醒後給予小量水分,然後尋求醫療協助。
撰文:林佩婷
部分圖片:互聯網
戶外活動如登山,宜穿輕薄透氣物料,避色穿着深色衣物;帽子、太陽眼鏡和水壺等裝備要齊全,盡量選擇陰涼地方活動。戶外活動如登山,宜穿輕薄透氣物料,避色穿着深色衣物;帽子、太陽眼鏡和水壺等裝備要齊全,盡量選擇陰涼地方活動。
戶外活動如登山,宜穿輕薄透氣物料,避色穿着深色衣物;帽子、太陽眼鏡和水壺等裝備要齊全,盡量選擇陰涼地方活動。
每15至30分鐘喝小量水補充水分。每15至30分鐘喝小量水補充水分。
每15至30分鐘喝小量水補充水分。
利用酒精搽腳掌,有助降溫。利用酒精搽腳掌,有助降溫。
利用酒精搽腳掌,有助降溫。
家庭醫生陳靖邦家庭醫生陳靖邦
家庭醫生陳靖邦
中暑時,可用濕布或冰袋敷在頭、頸和身體位置。中暑時,可用濕布或冰袋敷在頭、頸和身體位置。
中暑時,可用濕布或冰袋敷在頭、頸和身體位置。
利用濕布敷在患者頭部、頸部、上胸和腋下,有助降溫。利用濕布敷在患者頭部、頸部、上胸和腋下,有助降溫。
利用濕布敷在患者頭部、頸部、上胸和腋下,有助降溫。
頸部敷上濕毛巾,有助降溫。頸部敷上濕毛巾,有助降溫。
頸部敷上濕毛巾,有助降溫。
戶外活動時,定時讓狗狗補充水分。戶外活動時,定時讓狗狗補充水分。
戶外活動時,定時讓狗狗補充水分。
利用電動風扇或手搖扇,幫助患者散熱。利用電動風扇或手搖扇,幫助患者散熱。
利用電動風扇或手搖扇,幫助患者散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