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中醫解構!擊退宿醉勁有效

當身體攝取過多酒精的話,不少人會出現頭暈、頭痛等醉酒症狀。 當身體攝取過多酒精的話,不少人會出現頭暈、頭痛等醉酒症狀。
當身體攝取過多酒精的話,不少人會出現頭暈、頭痛等醉酒症狀。
每逢年頭年尾應酬聚會特別多,少不免會開懷暢飲。但當盡興過後,不少人隔天便要面對宿醉情況,過程令人十分難受。想快速消除酒後不適,其實有很多簡單方法,請來註冊中醫師劉芷寧教授解酒良方,只需靠飲食及按摩穴道,便能將身體的不適大幅紓緩,看似簡單但卻有竅妙,愛杯中物的朋友記得要學定傍身!
基因決定酒量
相信不少人都曾經飽受宿醉的煎熬,但何謂宿醉?劉醫師指出酒精會經胃和小腸進入血液,透過肝臟進行代謝。如果肝細胞未能將乙醛(酒精代謝物)全部處理,便會影響腦部的運作,她進一步說明:「乙醛會引發多項宿醉症狀,而人體的乙醛脫氫酶能力強弱決定了一個人酒量。每個人的宿醉症反應和程度都不同,常見的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和冇胃口。」
解酒毒醒脾胃
坊間有不少紓緩宿醉的方法,想簡單有效的話,劉醫師建議可喝蜜糖水或番茄汁,她解釋:「蜂蜜及番茄中含有一種特殊果糖,可促進酒精分解吸收,有效減輕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劉指宿醉時亦可參照韓國人用豆芽湯來醒酒的習慣,她說:「豆芽屬甘味、涼性,清熱解毒,能去除囤積在體內的熱和水、改善因吃太多而引起的胃部不適或水腫、緩解宿醉等作用。」另外食用葡萄、香蕉和喝椰子水等也可減輕宿醉反胃及惡心等症狀,亦可飲用以葛根、葛花及枳椇子煎煮的葛花解酒茶來解酒醒脾。
飲酒前先打底
要避免宿醉,最好當然是飲少點酒。若無法避免,不妨參考劉醫師的提議,無論是飲酒前或飲酒時都應多飲水,前者可以減輕酒後缺水症狀,後者可幫助加速酒精代謝兼緩解宿醉情況。也可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雞肉、魚肉、鮮奶等,減緩酒精吸收,她強調:「切忌空腹喝酒,否則酒精會吸收更快並更易喝醉,宿醉的機會也自然愈大。」另外,劉醫師亦表示可透過按摩百會穴、合谷穴及內關穴來緩和醉酒後的不適。
撰文:李芷玲
部分圖片:互聯網
酒精會經胃和小腸進入血液,透過肝臟進行代謝。酒精會經胃和小腸進入血液,透過肝臟進行代謝。
酒精會經胃和小腸進入血液,透過肝臟進行代謝。
葡萄和香蕉同樣能幫助緩和宿醉情況。葡萄和香蕉同樣能幫助緩和宿醉情況。
葡萄和香蕉同樣能幫助緩和宿醉情況。
飲酒時多飲水,可幫助加速酒精代謝兼緩解宿醉症狀。飲酒時多飲水,可幫助加速酒精代謝兼緩解宿醉症狀。
飲酒時多飲水,可幫助加速酒精代謝兼緩解宿醉症狀。
註冊中醫師劉芷寧註冊中醫師劉芷寧
註冊中醫師劉芷寧
韓國人喜愛飲酒,豆芽湯可說是解酒必備。韓國人喜愛飲酒,豆芽湯可說是解酒必備。
韓國人喜愛飲酒,豆芽湯可說是解酒必備。
按百會穴有助減輕醉酒後的頭痛和宿醉。按百會穴有助減輕醉酒後的頭痛和宿醉。
按百會穴有助減輕醉酒後的頭痛和宿醉。
蜜糖能促進酒精分解吸收,有效解除酒後引起的頭痛。蜜糖能促進酒精分解吸收,有效解除酒後引起的頭痛。
蜜糖能促進酒精分解吸收,有效解除酒後引起的頭痛。
多吃雞肉及魚肉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可減緩酒精吸收。多吃雞肉及魚肉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可減緩酒精吸收。
多吃雞肉及魚肉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可減緩酒精吸收。
按合谷穴可疏散風邪和止胃痛,紓緩酒後頭痛和胃部不適。按合谷穴可疏散風邪和止胃痛,紓緩酒後頭痛和胃部不適。
按合谷穴可疏散風邪和止胃痛,紓緩酒後頭痛和胃部不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