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撩棱食典:草泥馬變肉扒

在南美地區,當地人會以羊駝肉作肉食。 在南美地區,當地人會以羊駝肉作肉食。
在南美地區,當地人會以羊駝肉作肉食。
外表軟萌的羊駝,又叫草泥馬,厚厚的毛毛再加一臉迷茫的表情,迷倒不少女生和小朋友。在香港或歐洲地區,牠們被視為觀賞動物或寵物,但原來遠在秘魯、智利及玻利維亞等地,牠們會被當成家畜飼養,取羊駝毛做各式產品,取肉食用。食用方法多是將之切成肉扒來烹調,口感有點似豬扒,質感柔軟而無臊味,普遍會加點醬汁和蔬菜作配搭,也有人會切粒做成串燒或曬成肉乾食用,據指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礦物質等營養。
撩棱,音:liu1lang1,或寫作「(口了)(口能)」,意指一些少見或者奇怪刁鑽之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