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Lanzador概念電牛「型」接低碳未來

Lanzador是以超級GT車型定位的概念電牛,擁有較一般超跑高的離地距及僅約1.5米的車高設定。 Lanzador是以超級GT車型定位的概念電牛,擁有較一般超跑高的離地距及僅約1.5米的車高設定。
Lanzador是以超級GT車型定位的概念電牛,擁有較一般超跑高的離地距及僅約1.5米的車高設定。
兩年多前林寶堅尼(Lamborghini)提出邁向減碳和電動化的「向金牛座之心前進(Direzione Cor Tauri)」戰略,承諾於2030年前推出旗下首款高性能電動超跑。隨着全新發表的Lanzador純電概念GT,廠方再為車迷帶來好消息,表示將於2028年推出以此為基礎的首款量產電牛,提早兌現承諾「型」接低碳未來。
低矮比例超級GT
以超級GT(Ultra GT)為定位的Lanzador概念電牛,採用全新車身比例、2+2座位設定,且搭載不少未來科技,預示了5年後林寶堅尼首款量產GT兼首款純電超跑的雛形。它擁有較一般超跑高的離地距及約1.5米的車高設定,結合專為此概念GT而開發的獨特結構,營造出低矮比例兼低趴姿態。緊湊簡潔的車身線條,靈感源自Sesto Elemento及Murciélago等傳奇車型,至於纖細頭燈及由3個六角形LED組成的尾燈,設計靈感則源自Countach LPI 800-4;車身下部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則集成旗下超跑最先進的可移動部件。雖然車身比例低矮,但受惠於電動車底盤平台結構,配以較低的座椅位置設定及由3塊長形玻璃組成的通透車頂,車廂卻是意想不到的寬敞開揚,更備有不俗的儲物空間。
環保可持續物料
為迎接低碳未來,車廂近乎全採用可持續物料鋪陳,更融入了Y形和六角形等經典元素,由品質到設計、觸感以至耐用性俱高,而且全部在意大利製造,像中控台和車門內飾板,便廣泛使用廠方自家研發的雙層再生碳複合材料,美觀外層以碳和天然纖維交織,結構內層則以回收碳及PET製成;所用的皮革由生產橄欖油殘餘的廢水,經特別處理製成鞣劑作可持續加工。而觸感柔軟的紡織內飾則是採用來自澳洲Merino天然羊毛,屬完全可再生纖維及可生物降解,由意大利唯一獲B級認證的紡織公司生產。至於彩色縫線及許多不可見的塑膠,包括運動座椅的3D打印泡沫軟墊,便以回收塑膠製成的再生尼龍及再生纖維等製造,兼且可於使用壽命結束後再次回收利用。
卓越性能新科技
概念車更融入了不少未來科技,車載由前後軸雙高效電馬達及新一代高性能電池組成的全輪純電驅動系統,擁有逾1,000kW(約1,341hp)峰值功率輸出,可實現更長續航里程。後軸配備主動式電動扭力分配系統,能於每幾毫秒內計算並調節每個軸所需的扭力,成就極具動態的高速過彎表現。還配備了集成更多感測器和執行器的LDVI車輛動態控制系統、全新ALA主動空氣動力學系統、具後軸轉向和空氣懸掛的主動式懸掛系統,以及綜合Efficient(高效)、Urban(城市)、Performance(性能)及Downforce(下壓力)多種駕駛動態模式的全主動控制系統;駕駛者可因應各自駕駛風格,透過設於平底軚環的多個獨立按鈕對系統進行設定,享受全新駕駛體驗。
本地車訊:Q4 e-tron 45純電SUV矚目抵港
Audi輸港的電動車系,除了Q8 e-tron和e-tron GT外,最近輪到小型SUV級別的Q4 e-tron登場。輸港為後驅版Q4 e-tron 45,車載後軸電馬達及82kWh鋰離子高壓電池,最大馬力及扭力輸出分別為286PS(210kW)及545Nm。受惠於0.28Cd低風阻系數,成就547km(WLTP)續航力;並支援175kW的直流(DC)快速充電功率,由10%充電至80%只需28分鐘。此外,其轉彎半徑僅為10.2米,屬同級車型中最小半徑,靈活穿梭大街小巷;而且尾箱標準容量高達520L。拍攝車加配了S-line Sport+ Package,升級S-line及Black-styling外飾套件、20吋雙色輪圈、運動懸掛連可調校減震系統、S標誌六角形設計運動軚盤連動力回收撥片、S標誌運動前排座椅等,令動態駕駛體驗進一步提升。
撰文:林登麗
LDVI車輛動態控制系統集成更多的感測器,其中一對特設於車頭牌架左右兩側,並以新型玻璃面板覆蓋。LDVI車輛動態控制系統集成更多的感測器,其中一對特設於車頭牌架左右兩側,並以新型玻璃面板覆蓋。
LDVI車輛動態控制系統集成更多的感測器,其中一對特設於車頭牌架左右兩側,並以新型玻璃面板覆蓋。
車廂近乎全採用可持續物料鋪陳,包括全新雙層再生碳複合物料、可持續鞣製加工皮革,及以回收塑膠製的運動座椅3D打印泡沫軟墊等。車廂近乎全採用可持續物料鋪陳,包括全新雙層再生碳複合物料、可持續鞣製加工皮革,及以回收塑膠製的運動座椅3D打印泡沫軟墊等。
車廂近乎全採用可持續物料鋪陳,包括全新雙層再生碳複合物料、可持續鞣製加工皮革,及以回收塑膠製的運動座椅3D打印泡沫軟墊等。
Y形錶台連中控台設計,在駕駛席及副駕席前方分別設有數碼化儀錶及多媒體資訊觸控屏幕,兼起用電子影像後鏡及側鏡。Y形錶台連中控台設計,在駕駛席及副駕席前方分別設有數碼化儀錶及多媒體資訊觸控屏幕,兼起用電子影像後鏡及側鏡。
Y形錶台連中控台設計,在駕駛席及副駕席前方分別設有數碼化儀錶及多媒體資訊觸控屏幕,兼起用電子影像後鏡及側鏡。
純電驅動系統的啟動鍵金屬紅蓋,換上糅合Y形和六角形林寶堅尼兩大經典元素的新設計。純電驅動系統的啟動鍵金屬紅蓋,換上糅合Y形和六角形林寶堅尼兩大經典元素的新設計。
純電驅動系統的啟動鍵金屬紅蓋,換上糅合Y形和六角形林寶堅尼兩大經典元素的新設計。
位於中央的多媒體MMI觸控顯示屏介面簡潔,並且以傾向駕駛者的角度符合人體工學。位於中央的多媒體MMI觸控顯示屏介面簡潔,並且以傾向駕駛者的角度符合人體工學。
位於中央的多媒體MMI觸控顯示屏介面簡潔,並且以傾向駕駛者的角度符合人體工學。
尾燈由3個六角形LED組成,設計靈感源自同廠Countach LPI 800-4。尾燈由3個六角形LED組成,設計靈感源自同廠Countach LPI 800-4。
尾燈由3個六角形LED組成,設計靈感源自同廠Countach LPI 800-4。
頭冚下的儲物空間以標誌性六角形設計,並以新開發的雙層再生碳複合材料打造,部分還注入了Y形暗花。頭冚下的儲物空間以標誌性六角形設計,並以新開發的雙層再生碳複合材料打造,部分還注入了Y形暗花。
頭冚下的儲物空間以標誌性六角形設計,並以新開發的雙層再生碳複合材料打造,部分還注入了Y形暗花。
後方附設大型+/-撥片的多功能平底軚環,新增4個獨立按鈕,手不離軚便可對系統進行設定。後方附設大型+/-撥片的多功能平底軚環,新增4個獨立按鈕,手不離軚便可對系統進行設定。
後方附設大型+/-撥片的多功能平底軚環,新增4個獨立按鈕,手不離軚便可對系統進行設定。
中控台下層的無線充電板及雙USB-C配置,同樣注入了Y形設計細節的皮革裝飾。中控台下層的無線充電板及雙USB-C配置,同樣注入了Y形設計細節的皮革裝飾。
中控台下層的無線充電板及雙USB-C配置,同樣注入了Y形設計細節的皮革裝飾。
車上有不少主動空氣動力學設計細節,包括具備特製葉片的23吋輪圈、用於輪拱通風的隱藏式扇葉等。車上有不少主動空氣動力學設計細節,包括具備特製葉片的23吋輪圈、用於輪拱通風的隱藏式扇葉等。
車上有不少主動空氣動力學設計細節,包括具備特製葉片的23吋輪圈、用於輪拱通風的隱藏式扇葉等。
獨特的可持續物料鋪陳由車廂延伸至尾箱,更可透過翻平後排椅背來應付更大的載物需要。獨特的可持續物料鋪陳由車廂延伸至尾箱,更可透過翻平後排椅背來應付更大的載物需要。
獨特的可持續物料鋪陳由車廂延伸至尾箱,更可透過翻平後排椅背來應付更大的載物需要。
這個帶有宇宙飛船Feel的控制器,設於中控台上層,可操控娛樂系統、車廂溫度和數碼功能等,而波段選擇器則在下方。這個帶有宇宙飛船Feel的控制器,設於中控台上層,可操控娛樂系統、車廂溫度和數碼功能等,而波段選擇器則在下方。
這個帶有宇宙飛船Feel的控制器,設於中控台上層,可操控娛樂系統、車廂溫度和數碼功能等,而波段選擇器則在下方。
Q4 e-tron 45面罩下方的電動百葉窗式可調節冷卻進氣口、前車輪前方的3D擾流板、頭燈下的窄長垂直柵欄,配以近乎平坦的車身底部設計及流線車身等,成就0.28Cd低風阻系數。Q4 e-tron 45面罩下方的電動百葉窗式可調節冷卻進氣口、前車輪前方的3D擾流板、頭燈下的窄長垂直柵欄,配以近乎平坦的車身底部設計及流線車身等,成就0.28Cd低風阻系數。
Q4 e-tron 45面罩下方的電動百葉窗式可調節冷卻進氣口、前車輪前方的3D擾流板、頭燈下的窄長垂直柵欄,配以近乎平坦的車身底部設計及流線車身等,成就0.28Cd低風阻系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