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北上升學大熱 門檻低·選擇多·有資助

參與2023/24學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有132間。 參與2023/24學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有132間。
參與2023/24學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有132間。
DSE成績可用於報讀內地及海外大學,因此每年有不少考生選擇離港,接觸不同的生活文化,擴闊視野。據教育局公布的「2022年中六學生出路統計調查」顯示,39%選擇離港升學的受訪者有意北上,反映內地高等院校對香港學生有一定吸引力。
連續多年成為升學首選
有意離港升學的DSE考生,在落實決定前,需要作多方面考慮,包括目的地的生活環境、院校及課程的認受性等,以減低適應難度,早日體驗留學的好處。
以大熱的內地為例,本科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分為12個「學科門類」,分別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及藝術學,下設多個「專業類」,可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另外,自從國家教育部與香港教育局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後,加上本港推行「334」學制,可跟內地學制無縫接軌,內地高校已連續多年成為香港學生離港升學的首選。
文憑試收生計劃最熱門
計劃往內地升學的DSE考生,主要有3條途徑可供選擇,其中以參加「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簡稱「文憑試收生計劃」)最熱門,因為可直接以DSE成績報讀,免卻參與內地聯招考試所帶來的壓力,去年經「文憑試收生計劃」獲內地高校錄取的考生就多達2,435人!
同學可從內地132所招收DSE學生的高校名單中填報4所學校志願,每所學校可填報4個專業志願,取錄門檻為4個核心科達「3322」,藝術體育類專業則為「2211」,若是「校長推薦計劃」的學員,4個核心科的總分達到10分(每科不低於第2級)便可。
參加港澳台僑聯招試
另一條入學途徑是參加在港舉辦的「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入學考試」,報讀內地超過400間高等院校,其考試模式參照內地高考,分為文、理兩科,總成績達院校錄取水平者,才可升讀大學的本科/預科。去年,經港澳台僑聯招試錄取香港學生就有2,463人。值得一提,考生可先報名、考試,待成績公布後,再填報院校及專業志願,安排更具彈性,詳情可瀏覽考評局網頁。
暨大華大可免試入學
此外,個別院校設有對港獨立招生,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深圳大學、暨南大學及華僑大學,後兩者為「兩校聯招」,分免試入學及考試入學兩種。免試入學是以DSE成績報讀(報名日期為7月19日至25日),門檻為4個核心科達「3322」或4個核心科加1個選修科總分達12分。同學亦可報讀兩校的預科班,完成一年課程後,成績達標可直升本科課程。考試入學方面,具中六學歷者皆可報考,中、英、數為必考科,再加1個選修科(文科為歷史、地理;理科為物理、化學、生物)。
學生可申請政府資助
為鼓勵學生北上升學,港府推出了「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當中分為「經入息審查資助」和「免入息審查資助」,即日至9月8日,只要在193間指定內地院校讀學士的合資格港生便可透過網上申請平台(musss.edb.gov.hk)遞交申請。資助額會按院校所在地區與香港的距離分為第一類(少於450公里)、第二類(450至1,000公里)和第三類(超過1,000公里)。以2022/23學年為例,資助額最高可達每年19,400港元。
有用連結
中國教育交流(香港)中心
網址:www.hkceec.hk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網址:www.bhkaec.org.hk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國際及專業考試部(港澳台僑聯招試)
網址:www.hkeaa.edu.hk
暨南大學董事會香港辦事處
華僑大學董事會香港辦事處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設有對港獨立招生。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設有對港獨立招生。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設有對港獨立招生。
「文憑試收生計劃」可直接以DSE成績報讀。「文憑試收生計劃」可直接以DSE成績報讀。
「文憑試收生計劃」可直接以DSE成績報讀。
港府推出了「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鼓勵學生北上升學。港府推出了「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鼓勵學生北上升學。
港府推出了「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鼓勵學生北上升學。
去年選擇離港升學的受訪同學中,39%選擇北上。去年選擇離港升學的受訪同學中,39%選擇北上。
去年選擇離港升學的受訪同學中,39%選擇北上。
暨南大學與華僑大學舉辦的「兩校聯招」容許考生以DSE成績報讀。暨南大學與華僑大學舉辦的「兩校聯招」容許考生以DSE成績報讀。
暨南大學與華僑大學舉辦的「兩校聯招」容許考生以DSE成績報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