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背後暗示健康隱患
勤勞的爸爸,每天辛勞賺錢養家,值得欽佩,特別是要付出勞力的一群,工作時汗流浹背,特別操勞。一般而言,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但其實也有所謂病理性出汗,關心父親的你,是時候了解出汗背後會暗藏甚麼健康隱患。
排汗失常分3類
據中醫學古籍《黃帝內經》記載:「五臟化液,心為汗。」意思指汗為心之液,它的量、質、色、味能反映人體盛衰和陰陽虛實。註冊中醫師劉芷寧表示,當汗液外洩失常,可稱為「汗症」,當中分為「實汗」、「虛汗」和「盜汗」。
「實汗的徵狀為十分怕熱,易煩躁,汗出量多,或伴口乾口苦,多為邪熱內盛;若汗液較黏,伴有汗臭,甚至汗液色黃,則代表濕熱內盛。虛汗是日間經常出汗,或不因外界環境因素影響,汗出難止,動則更甚,可稱為『自汗』,多伴有疲倦乏力,易氣喘、感冒,為心肺氣虛所致。盜汗為睡中汗出,醒來自止者,多屬陰虛內熱,常伴眠中煩熱、口乾、心煩、自覺手足心熱,或手足心易汗,此為陰虛火旺的表現。如果自汗及盜汗不規律地出現,伴有心悸、睡眠不佳、精神疲倦、面色不澤等,多為心血不足所致。」
局部大汗要留意
劉醫師續指,汗症有全身和局部之分。若為局部多汗,即身體某部位多汗,其他部位正常,則反映體內某個臟腑出了問題,常見位置為手足心、腋下或頭面。「手足心易出汗為陰虛火旺的表現;腋下(為心經循行位置)易出汗為心火重的表現;前胸常出汗是心氣虛的表現;鼻子出汗多與肺氣虛有關;頭面易出汗則與脾胃不足有關,平時容易有腹脹、頭身沉重、四肢腫脹等等徵狀。」
另外,汗臭亦反映身體出了問題。舉例:大汗引致的腳臭,與脾胃濕熱或腎經陰虛火旺有關;頭髮的臭味雖未必是汗水所致,但亦有機會是脾胃、肝膽出現問題。劉醫師指出,要改善汗臭問題,可從飲食入手,避免進食辛辣、燥熱、煎炸、濃味等助火生熱的食物,還要多吃蔬果少吃肉。衣着方面,應以純棉、通爽、淺色為首選,有助散熱,以減低汗水積聚。
參考食療
想改善汗症,必須對症下藥,以下湯水可針對不同患者的需要,惟飲用前宜諮詢你的註冊中醫師。
清肝祛濕熱之選(1~2人分量)
材料:生薏仁15克、熟薏仁15克、綿茵陳30克、綠豆30克、菊花10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2公升清水煮30分鐘,隔渣飲用。
功效:清熱祛濕,適用於肝熱及濕熱引致的汗多與汗臭問題。針對腋下出汗,可加上燈心草10克來清熱。
清心止汗之選(1~2人分量)
材料:蓮子15克、淡竹葉10克、粟米鬚30克、烏梅10克、糯稻根30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清水1公升煮30分鐘。
功效:清心熱,利尿祛濕,可改善心火亢盛之汗臭。
益氣斂汗之選(1~2人分量)
材料:黃芪15克、白朮10克、浮小麥15克、南棗2枚
做法:上述材料加清水1公升煮1小時。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適合肺氣虛弱自汗,能調理容易感冒或反覆呼吸道感染等虛症。
脾虛祛濕之選(1~2人分量)
材料:生薏米30克、芡實15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蓮子15克、百合20克
做法:上述材料加清水1公升煮45分鐘。
功效:健脾祛濕,自汗或盜汗症都可服用。
撰文:馮子伊
圖片:互聯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