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俄經濟高度自足 抗制裁游刃有餘

西方制裁俄羅斯的策略走向失敗,是基於西方錯誤高估了自己在全球的金融經貿影響力,以及極度低估了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曾任國家銀行行長的塞爾維亞經濟學家德揚‧索斯基奇(Dejan Soskic)就分析,西方經濟學家要使用「購買力平價」(PPP)來修正計算國家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即其實際經濟實力,才能正確顯示如今俄羅斯與西方制裁博弈的真相。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中國大約是美國的120%,達到32萬億美元,居全球第一;美國以27.4萬億美元位居第二;印度以14.6萬億美元排第3;俄羅斯以6.45萬億美元排第4;日本與德國分別排第5和第6。此外,世界銀行公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七國集團(G7)約為52萬億美元,金磚體系則為63萬億美元。
資源豐富 不假外求
俄羅斯經濟有很大的特殊性,雖然西方一向取笑它是西方最大的加油站,但除了其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達6.45萬億美元,也是歐洲最大經濟體,更是世界上最自足的經濟體系,它有1.4億高教育水平及勤勞的人口,有全球最大的逾1,700萬平方公里國土,糧食及能源極豐富,加上森林和礦產資源,使它成為世界上少有可以透過自己的勞動人口和資源,完全不假外求的國家。
西方工業大國認為俄羅斯較西方落後,是因為歐洲大國及日本的高級消費品如汽車、名牌電子產品、奢侈品等,是俄羅斯無法生產但其人民又極之傾慕的,結果俄羅斯以大量石油、天然氣、煤、糧食、木材、稀有金屬等較「原始」的產品交換。但其實俄羅斯的基礎工業能力非常強,最重要及優勝的是,俄羅斯和中國一樣,可以有國家經濟能力維持龐大的軍工企業,而西方市場經濟主導的軍工企業,就完全依靠訂單,沒有市場需求的就不會花費維持。結果俄羅斯政府在戰爭需要下可立即啟動大量生產,西方則無法做到。
此外,西方沒有法理根據凍結俄羅斯央行3,300億美元海外資產,在歐盟的就佔逾2,100億美元,並計劃挪用,這種猶如劫掠的制裁手段,其實對俄國也有好處,因為原本蠢蠢欲動外逃的俄國本土大財團,如今只能乖乖留在國內投資,並且收購及經營撤走了的西方企業。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