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進軍中亞 難與中俄競爭
近期德國總理紹爾茨訪問烏茲別克斯坦及哈薩克斯坦,出席「中亞五國+德國」會談。這是繼德國總統與外交部長訪問當地後,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早在2007年,德國已帶領歐盟制訂歐盟的中亞戰略,但歐盟行動緩慢,近年更沉溺於烏克蘭戰爭,中亞戰略沒有多大進展。相反,德國卻進展良好,烏克蘭戰爭更迫使德國加快落實中亞戰略。2023年德國與中亞的「5+1」峰會擺脫了歐盟,逕自推行德國的戰略,集中於經濟、能源、天然資源、區域合作、環保、氣候變遷,以及公民社會聯繫等各個方面,但實際重心是能源與礦產資源方面的合作,且偏重於中亞最大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兩國。
德國對烏哈兩國的貿易與投資在2023年起大增,德國試圖用中亞來替代俄羅斯的能源和市場。2023年德國終止來自俄國的能源進口,哈薩克斯坦便成為繼挪威與美國之後,德國第三大石油進口來源,德國亦與烏哈協議建立由中亞至德國的綠色電力通道、綠色氫氣通道,以推動用氫氣發展的清潔能源轉型計劃,烏哈兩國同時可供應技術工人和稀土等戰略金屬。
工業衰落 財力不足
德國在烏克蘭戰爭前與俄羅斯經濟合作的計劃,便由中亞來替補,這正是紹爾茨在烏戰開始之後提出的劃時代戰略轉變。德國不再依賴俄羅斯,尋求更多元化進口和海外合作。不過,德國還是不能完全擺脫俄羅斯,例如哈薩克斯坦石油運德,還要得到俄國同意,因為會使用經俄境的石油管道。
德國與中亞合作還有其他的問題,一是德國財力不足,與中亞合作的交通運輸物流成本高,在中亞未必可與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中東的海灣諸國競爭。
二是德國工業衰落,哈薩克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提出的口號,例如「哈薩克斯坦製造,德國質量」,未必可以落實,而烏茲別克斯坦更願意與中國合作。又例如在戰略金屬的開發、加工方面,德國沒有優勢,遠遠落後於中國;缺乏與中國相等的投資,德國仍難以在中亞分一杯羹。
三是龐大的綠色電力和綠色氫氣供歐計劃,涉及眾多基建、管理體制的問題,以德國在當地的政治勢力,是沒法可克服的,只能有個別項目,還要與中俄等合作。
德國進軍中亞,可能實際的效果是與中國、俄羅斯合作,減少與美國重建大西洋兩岸經濟整合。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