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德法政府錯親美 惹示威反對狂潮

更憤怒、更高聲及更激烈極端,歐洲的民眾示威出現新風貌,已經升級到反映社會及政黨更全面撕裂。據統計由今年1至3月,德國在政府及主流傳媒宣傳下,社會上出現的大大小小「反另類選擇黨及支持民主」的街頭示威,有超過360萬人參與,執政交通燈政府在政治聲望低潮下,需要這類民間示威「沖喜」。
不過,自去年10月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來,支持巴勒斯坦的反以色列示威也策動了數以十萬計民眾參與,這回是反對德國政府向以色列供應武器;而且,德國支持另類選擇黨的民眾如今每星期一也例行示威,據稱是要爭取在州或聯邦政府有掌政的地位。
介入戰爭 製造危機
法國方面,經歷了歐洲議會選舉及當地兩輪國會選舉,到如今法國總統馬克龍違背正常程序,任命親信巴尼耶(Michel Barnier)為總理,也引發法國左派及右派勢力上街;而抗議馬克龍排斥左翼及右翼以爭取推舉總理的,規模都在十萬人以上。
示威可以是鼓動支持及積極參與民主社會的行為,但也可以是表現憤怒、挫折及無奈。例如在德東薩克森州,最近調查發現有82%的成年受訪者對聯邦交通燈政府只有很少信任或完全不信任!全國對聯邦政府的信任度也由2020年的29%,到2021年下跌至20%,到2023年只有9%。最諷刺的是,在歷史上支持暴力及戰爭的多是法國極右及德國納粹派,但如今無論是法國的國民聯盟、德國的另類選擇黨及被標籤為新納粹的德國國家民主黨(NPD),均比法國及德國左翼黨派更反俄烏及巴以戰爭,要求德國和法國政府立刻停止援烏援以,要求停戰和啟動和談。
德國有社會學家分析,歐洲示威文化之所以廣泛化,主要原因來自歐盟主流政府過度親美,在支持北約東擴之後還參與延續戰爭,沒有阻止英美在2022年4月終止伊斯坦布爾的和談;而於去年10月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同樣支持以色列極右政府攻擊加薩,一步一步引發人道災難。
本來以法國馬克龍及德國紹爾茨政府的領導,可成為歐洲自主推動和平的力量,卻反而介入了戰爭,不單止失去政治道德高地及公信力,更製造了經濟倒退及引發廣泛示威。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