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嫦娥六號月背樣本論文發布 歷史空白終填補

中國科學家分析月壤樣本。(電視畫面) 中國科學家分析月壤樣本。(電視畫面)
中國科學家分析月壤樣本。(電視畫面)
揭秘土壤成分 玄武角礫岩有份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周二公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及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聯合研究團隊,在中國期刊《國家科學評論》發布了有關嫦娥六號探測器帶回樣本的首篇研究論文,闡述月球背面採集樣本的物理、礦物和地球化學特徵,有助填補月背研究的歷史空白。
嫦娥六號今年6月登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完成人類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任務,帶回1,935.3克珍貴樣本。論文指出,這些樣本具較低密度,結構較鬆散,孔隙率較高。顆粒分析顯示月壤粒徑呈雙峰式分布,暗示樣品或經歷不同物源混合作用。
為探究月正面地質闢新視角
樣本不僅包括記錄火山活動歷史的玄武岩,還混合了來自其他區域的非玄武質物質。採集到的岩屑碎片主要由玄武岩、角礫岩、黏結岩、淺色岩石和玻璃質物質組成,玄武岩碎片佔總量的30%至40%,其礦物以輝石、斜長石和鈦鐵礦為主,橄欖石含量極低,進一步揭示樣本來源的複雜性。
與嫦娥五號的樣本相比,嫦娥六號帶回的樣本中,斜長石含量明顯增加,橄欖石含量顯著減少,表明採集區域月壤明顯受到非玄武質物質影響。此次樣本為理解月球背面與正面地質差異開闢了新視角,不但填補了月球背面研究的歷史空白,更為人類研究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動和撞擊歷史提供了直接證據。本報綜合報道
嫦娥六號拍攝的月背影像。(中新社圖片)嫦娥六號拍攝的月背影像。(中新社圖片)
嫦娥六號拍攝的月背影像。(中新社圖片)
嫦娥五號、六號(紅字示),以及美國阿波羅計劃(白字示)、蘇聯月球計劃(黃字示)在月球表面落點示意圖。嫦娥五號、六號(紅字示),以及美國阿波羅計劃(白字示)、蘇聯月球計劃(黃字示)在月球表面落點示意圖。
嫦娥五號、六號(紅字示),以及美國阿波羅計劃(白字示)、蘇聯月球計劃(黃字示)在月球表面落點示意圖。
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的嫦娥六號。(電視畫面)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的嫦娥六號。(電視畫面)
在月球背面表土採樣的嫦娥六號。(電視畫面)
月球背面樣本成分複雜,圖為岩屑顆粒照片。月球背面樣本成分複雜,圖為岩屑顆粒照片。
月球背面樣本成分複雜,圖為岩屑顆粒照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