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歐盟助紂為虐 經濟舉步維艱

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歐洲原本高度繁榮的社會被摧殘殆盡。二戰後歐洲辛苦重建,更發展出歐盟,寄望透過它達致和平,經濟回復高度發展,特別是貿易發展,社會繁榮。而歐洲極依賴能源,甚至發展新綠色能源,也要有足夠化石能源的生產來成就。
冷戰結束後,歐盟國家一直希望可以走向軍事獨立和戰略自主,擺脫聽從美國的指令,並更切實追求自己的利益所在。然而,由新冠疫情到俄烏戰爭,歐盟經濟一直是全球低增長區,德國這個歐洲第一大生產國,更面臨國家企業生產外移到其他歐盟成員國,將綠色能源發展及產業輸出到美國,國家大企業更與中國合作研發和生產。
與俄敵對 自斷財路
有歐洲軍政分析家指出,歐盟犯了兩個大錯,第一個是認賊作父,一廂情願以為美國是歐洲忠實的盟友。其實以美國霸權主義國家的思維,正如鷹派代表人物、國防部前副部長沃爾福威茨所言:「美國不需要盟友,更不能依賴盟友。」
事實上,美國要實現霸權,就要制服三個強大的政治對手,一是俄羅斯,二是中國,三是歐盟。歐盟一直是美國的經濟競爭對手,以及政治上隨時可能倒戈支持俄羅斯在歐洲與美國抗衡的力量。而吸引歐洲與俄羅斯友好有兩大誘因:一是歐俄友好更能實現歐洲和平,相反,跟隨美國抗俄,是把自己變成美國攻擊俄羅斯的利器,將首當其衝受害。二是可引入俄羅斯平價能源和自然資源,持續搞好工業生產,而俄羅斯更是歐洲產品的巨大獲利市場。
美國政府正是巧妙地利用俄烏戰爭,把歐盟變成消耗俄羅斯的惡犬,歐俄成為死敵,更使歐盟生產大國如德國,無法享用俄羅斯的平價能源和自然資源來擴大生產,更斷了產品銷俄的財路,結果逐漸去工業化,也間接使不少德企赴美助美國再工業化。
歐盟第二個大錯,是沒有充分掌握自己的優勢。以歐盟的國際實力,應可積極與中國、金磚體系、東盟、拉美及非洲國家建立更友好的關係,但由於歐盟長期附和美國在國際行使霸權支配小國,無法洗脫過去殖民主義的氣息,使「全球南方」國家多不情願與其全面合作,連與中國的關係也並不貫徹,一方面要加大和中國經濟合作,另一方面又說要「去風險」,無法發展充分信任。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