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盧沙野批「中國產能過剩」乃偽命題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會上發表講話。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會上發表講話。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會上發表講話。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近日就中歐、中法關係等議題接受《國際金融報》專訪,他指出近期歐盟對華採取多項貿易措施、推動「中國產能過剩」論調,說到底中法、中歐之間的經貿摩擦是產業競爭力問題,所謂「產能過剩」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美歐對中國關閉市場,中國的產能就「過剩」。
如放開競爭 產能會顯得不足
中國駐法大使館上周五刊出盧沙野的訪問內容,他認為中法應以兩國關係的戰略穩定性、前瞻性應對世界的不確定性,雙方在挖掘互利合作潛力、加速人文交流「雙向奔赴」上大有可為。中法將深化航太航空等傳統優勢領域合作,加強核能、創新、金融領域合作,拓展綠色能源、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共同防止「新冷戰」和陣營對抗,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目前全球經濟情勢複雜多變,中法合作存在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間,但同時面臨不少挑戰,應認識到中法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盧沙野指,如果放開競爭,中國綠色產業的產能不但不過剩,還顯得不足。美歐要實現去碳和能源轉型目標,沒有中國的產能是不行的,應協商妥善處理經貿分歧,照顧雙方合理關切。他還提到,歐盟對中國「去風險」、「降依賴」之說不絕於耳,首先必須弄清楚誰才是風險製造者,長期以來擾亂全球經濟秩序,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帶來嚴重風險的是美國,不是中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