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北約允導彈襲俄 戰爭升級仍瀕敗

最近美國、法國及德國,都接受烏軍可以在哈爾科夫範圍,使用美、法的遠程導彈及制導火炮襲擊俄羅斯本土。雖然法國及德國政府申明,襲擊俄羅斯本土,一定要在俄國襲擊烏克蘭軍事目標的情況下,但美國智庫超級鷹派、曾任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的本‧霍奇斯,就深信只有允許烏軍可廣泛襲擊俄本土軍事目標,才能使烏克蘭有對等的實力。而戰爭升級至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可能引發使用核武的終極模式。
從俄羅斯的角度看,允許烏軍使用歐美武器襲俄,雖然不包括美製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但可以是射程較短的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MLRS)、「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還有以無人機和無人艇攻擊俄本土及克里米亞。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武器系統的操作工程師及軍人,根本就是北約成員國的人,守護及圍觀的烏軍甚至連攻打甚麼目標也未必知情,無形中是北約已有軍隊在烏國境內參戰。俄羅斯總統普京上月底訪問烏茲別克斯坦,在首都塔什干的記者會上就已指出這點。
俄羅斯可自衞還擊
此外,隨着北約準備提供F16戰機及相應的裝備,其導彈及制導炸彈在烏國境內外的儲藏點,境內外執行任務的戰機、預警機及其停放地點,根據聯合國憲章,若北約開始用這種模式襲擊及威脅俄羅斯本土,已構成俄羅斯可合理自衞還擊烏國境內外的軍事目標。這也說明,至今德國仍拒絕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就是不想派軍事人員在烏國境內外操作這些武器裝備,以免成為參戰及被俄國合理打擊的一方。
展開第5個總統任期的普京,先訪問中國,再訪問白羅斯,就是為了穩固與中國在經濟、與白羅斯在軍事方面的合作;而到訪烏茲別克斯坦,達成在烏國建造中亞地區第一座核電廠的協議,就是在穩固俄國政經形勢,以便展示實力,更有效應對俄烏戰爭。
相反,拜登即使允許烏軍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也改變不了戰局,只能令烏克蘭處於半死不活的戰爭模式中。而歐盟已走向分裂,法國、德國有過半民眾要求停止援烏,意大利、土耳其、希臘、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及匈牙利,也加入反戰陣營。如今最令人關注的是,俄羅斯的新攻勢到11月美國大選時,會有多大的進展及政治籌碼。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