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幹部貪方便 雲端存放機密 境外間諜易取得

一些單位和個人為圖方便,令敏感涉密訊息數據在互聯網上「裸奔」。(Getty Images圖片) 一些單位和個人為圖方便,令敏感涉密訊息數據在互聯網上「裸奔」。(Getty Images圖片)
一些單位和個人為圖方便,令敏感涉密訊息數據在互聯網上「裸奔」。(Getty Images圖片)
隨着網絡雲功能不斷普及,雲端數據成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關注的重點。中國國家安全部昨日發文稱,一些單位和個人為圖方便快捷,將敏感訊息或涉密事項上傳至雲端,造成相關敏感涉密訊息數據在互聯網上「裸奔」,給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網絡竊密帶來可乘之機。
公布多宗疏忽案例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近年公布多宗違規雲存儲國家秘密的案例,相關責任人在未經保密審查下,將涉密資料上傳至網絡,事後均受到嚴肅問責處理。其中某省直單位工作人員李×,利用自己的網盤私自保存機密級涉密資料;某縣級機關工作人員楊×為方便工作,擅自將收集到的大量文件資料上傳至網盤並回家下載使用,包括一份機密級文件、兩份秘密級文件;某縣領導幹部方×在未經保密審查下,要求辦公室員工將包含一份秘密級文件在內的15份文件材料上傳到網盤,並設置為分享模式供有關人員瀏覽。
國安部籲加密防護
國安部指出,上述案例反映使用者保密意識淡薄、僥倖心理作祟,是導致雲存儲失洩密的重要原因。文章提醒,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互聯網處理個人事務時,需從操作層面加強相應安全防護,如嚴禁涉密訊息上網、做好敏感訊息保護、進行網盤內容加密、及時維護帳號密碼以及謹慎選擇「自動備份」。本報綜合報道
國家安全部發文警示洩密風險。國家安全部發文警示洩密風險。
國家安全部發文警示洩密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