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駕剷車毀宋代古城 寧夏村民判囚緩刑

涉事村民擅自取走沙嘴古城址圍擋鐵絲網(箭嘴示)。 涉事村民擅自取走沙嘴古城址圍擋鐵絲網(箭嘴示)。
涉事村民擅自取走沙嘴古城址圍擋鐵絲網(箭嘴示)。
拆圍網將溝填平 損歷史文化傳承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人民法院近日審結一宗故意損毀文物案,一名村民駕駛剷車取土損毀宋代古城遺址,犯故意損毀文物罪,判處3年有期徒刑、緩刑4年及罰款5,000元人民幣(約5,500港元)。宣判後,被告表示服從判決不上訴。
經法院審理查明,楊姓被告於去年5月29日至6月期間,為在家中牛棚附近空地種植草料,擅自取走沙嘴古城址圍擋鐵絲網,並駕駛剷車先後剷下古城址西南牆角土地,填平上述空地旁邊的溝。經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鑑定,取土損毀了沙嘴古城址西南角部分,嚴重破壞文物本體。
同心縣人民法院表示,故意損毀文物的行為具有極大破壞性和危害性,不僅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還會對文化遺產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造成嚴重威脅。對於此類行為,司法機關將依法嚴懲,形成有效法律震懾。
四面外延10米 設碑保護
沙嘴古城址位於同心縣石獅鎮管委會沙嘴城村,遺址呈正方形,有西、南二門,從出土文物考證是宋代所建。2005年列為第3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於2017年確定沙嘴古城址的保護範圍,以牆基為基點向四面各外延5米。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確定古城址的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線為基線,四面外延10米,周邊設有圍網及文物保護單位碑等。本報綜合報道
同心縣人民法院指故意損毀文物,具極大破壞性。同心縣人民法院指故意損毀文物,具極大破壞性。
同心縣人民法院指故意損毀文物,具極大破壞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