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武王墩墓出土動植物遺存 或助研春秋楚國飲食風尚

武王墩墓副墓室考古發掘工作基本完成。(中新社圖片) 武王墩墓副墓室考古發掘工作基本完成。(中新社圖片)
武王墩墓副墓室考古發掘工作基本完成。(中新社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踏入5月,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8個副墓室考古發掘工作基本完成,下月將開始發掘中墓室,墓主可能是《史記.楚世家》記載的楚考烈王。內媒周三報道,由於墓葬中有大量動植物遺存出土,或有助揭示楚考烈王飲食清單,甚至是春秋戰國楚國當時飲食文化。
掘出宴饗起居青銅器具
報道指,武王墩墓9室中東一室出土文物以青銅器為主,目前已提取青銅器150多件(組),器類有鼎、簋、簠、敦、鈁、壺等,還有百餘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質飲食宴饗起居用具,估計上述空間或是楚王的「廚房」及「餐廳」。
此外,研究人員亦分析武王墩墓動植物遺存及殘留物,其中動物骨骼遺存鑑定出有黃牛、豬及狗等10餘種動物,而植物遺存則發現葫蘆、梅和栗等瓜果、堅果,粟、水稻等農作物,花椒、錦葵等香料作物,以及吳茱萸等傳統中藥植物。研究人員指,一些鼎內動物遺存量很大,可能是一道菜餚,目前已發現的菜餚有炖牛扒,還有葷素搭配而成的栗子燒肉。
武王墩墓出土大量動植物遺存。(中新社圖片)武王墩墓出土大量動植物遺存。(中新社圖片)
武王墩墓出土大量動植物遺存。(中新社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