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政府推新冷戰 謀同時戰勝中俄

美國政府由蘇聯解體至今,鷹派一直對維持國家霸權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在冷戰與蘇聯爭霸時期,外交官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就強調對蘇聯要執行遏制政策(Containment policy),這位美國外交政策的「教父」深信,美國對付蘇聯的利益所在,只包括西歐、日本、南韓以及拉丁美洲的和平穩定,而遏制是透過結盟和外交,並非軍事。他甚至批評美國政府全面介入越戰、入侵伊拉克,以及介入中東和中亞,更反對北約東擴,因為他深信過度軍事介入,只會傷害美國經濟,以及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政治顛覆 軍事壓迫
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的鷹派人物要數史蒂芬‧考特金(Stephen Kotkin),雖然他以學者自居,但他的主張近20年來深受華府關注,與美國的外交政策不謀而合。他更深信美國有無比優勢,即使面對俄羅斯及中國,仍可守護人民支持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因為它有強大的經濟及軍事實力,也有最強的盟友。對比之下,俄羅斯及中國均是體制上脆弱、被迫政治上專制的政權,故此只要美國在政治顛覆及軍事壓迫方面不斷升級,就可以達到遏制的目的。
在這種意識形態督導下,美國政府與中國、俄羅斯博弈有四大路向:一是熱戰,只有美、俄之間有實力互相摧毀,但這只會使中國和印度得益,故不可取。二是美或俄屈服,但是兩國政府都不會屈就,也看不到可能性。三是達致政治妥協,但這只會是過渡的,不會持久,特別是美國強硬鷹派不會相信普京及中國政府會遵守承諾。結果最後的選擇,就是冷戰的延續,直到冷戰使其中一方的政治路向及體制全面改變,以達致融和。美國鷹派如今還深信自己有這種耐力轉化中、俄。
問題是,美國政府真是奉行廣泛人民支持的民主自由價值觀嗎?美國的窮兵黷武已使國家崩壞、貧富懸殊、兩黨及社會撕裂,令國家深陷危機中。七國集團(G7)的經濟實力逐漸被金磚體系取代,美國在商貿數額及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方面被中國超越。俄烏戰爭也揭示美國領導北約援烏的代理人戰爭,正被俄羅斯壓垮,盟友也眾叛親離。美國迎來的,很可能是特朗普新的孤立主義。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