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旅美大熊貓疑健康不良 醫療團隊證無恙

洋洋嘔吐物實為生理反應排黏。 洋洋嘔吐物實為生理反應排黏。
洋洋嘔吐物實為生理反應排黏。
網傳嘔吐腹瀉捱餓暈倒惹關注
中國定期與外國展開大熊貓繁殖保育合作,這些旅居海外的大熊貓之健康近年備受關注。近日網上流傳旅居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動物園的中國大熊貓「洋洋」及「倫倫」健康有問題,出現口吐白沫、嘔吐、拉稀(腹瀉)、吃不飽、暈倒等情況。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上周六發表聲明,表示根據中美雙方飼養及醫療團隊共同確認,「洋洋」及「倫倫」健康狀況均良好,牠們的歸國程序已經啟動。
成都繁育基地發文解釋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文解釋,大熊貓在大量運動或走動較多的情況下,口邊容易出現白沫,網上流傳「洋洋」口邊出現白沫就是這種情況。至於嘔吐,這是大熊貓排黏前的生理反應,為腸道輕度不適導致,常伴隨嘔吐、蜷縮、拒食等行為;其本質是大熊貓消化道內膜特有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包裹糞便後,多餘部分在腸道內積聚成團再排出體外的現象,排黏結束後大熊貓恢復如初,對後續生活並無影響。
網上流傳「洋洋」暈倒,中美雙方飼養及醫療團體共同確認,牠只是躺下休息。此外,根據大熊貓取食竹子的部位不同,大熊貓的糞便會出現不同形狀及顏色差異,「洋洋」並非拉稀,而是牠的筍便與尿液混合排出。大熊貓吃竹筍及水分較大的食物後排泄物水分較多、糞便較軟且不易成形,屬於正常情況。嗅聞、啃咬、磨蹭、抓癢均是大熊貓探索環境的常見行為,網上流傳「洋洋」啃咬牆皮也是這種情況。
正按協議辦理歸國手續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指出,亞特蘭大動物園在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備有充足食物,制訂詳細食譜,每隻大熊貓每天的食用竹投餵量均40公斤以上。園方也提供小量蘋果、香蕉、紅薯等蔬果及定量高纖維餅乾等輔食,食物投餵均依照「小量多次、先粗後精」原則。在美方飼養團隊的精心照料下,「洋洋」一家未發生吃不飽的情況。依照中美合作雙方的協議安排,目前辦理「洋洋」和「倫倫」一家歸國手續。
雌性「倫倫」1997年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出生,1999年與同歲的雄性「洋洋」一同飛赴亞特蘭大動物園展開旅美生活,「倫倫」2006年首次產下大熊貓寶寶。本報綜合報道
地上留下白沫。地上留下白沫。
地上留下白沫。
亞特蘭大動物園悉心照料大熊貓。亞特蘭大動物園悉心照料大熊貓。
亞特蘭大動物園悉心照料大熊貓。
專家指啃咬牆皮屬大熊貓探索環境常見行為。專家指啃咬牆皮屬大熊貓探索環境常見行為。
專家指啃咬牆皮屬大熊貓探索環境常見行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