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明朝沉船遺址 獲核定為文物保護區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早前獲中國考古學會選為十大考古新發現。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早前獲中國考古學會選為十大考古新發現。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早前獲中國考古學會選為十大考古新發現。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考古學會3月在北京市召開「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宣布「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發掘項目成功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遺址上周五獲國務院核定為水下文物保護區。
水下考古發展里程碑
考古團隊2022年10月在海南本島與西沙群島北礁之間的南海海底、距離海南省三亞150公里的水深1.5公里海底發現明朝沉船遺址。團隊去年對該遺址展開深海考古調查,使用「探索一號」及「探索二號」科考船,和「海深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執行41潛次調查。
該次考古調查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運用考古學理論、技術與方法,對水下千米級深度的古代沉船遺址展開研究,展示中國深海科技與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是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