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撐巴人學運全美升溫 拜登拒改對中東方針

執法人員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理示威營地。 執法人員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理示威營地。
執法人員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理示威營地。
稱須同時護言論自由法治
美國聲援巴勒斯坦示威在大學遍地開花,多間著名學府的校園淪為「戰場」,示威者與反對者及警員爆發肢體衝突。總統拜登周四首次公開回應事件,強調必須同時維護言論自由及法治,他不會因此改變對中東地區的外交政策。當地傳媒統計自4月18日以來,全美超過40間大學有2,000多人在反猶太示威被捕。
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時表示,美國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言論自由,人們有和平集會和發聲的權利,與此同時也存在法治;這兩個原則都必須堅持,人們有示威的權利,但沒有權利造成混亂。他指出,美國不是一個要人民保持沉默或鎮壓異議的威權國家,但美國是一個秩序為先的公民社會,強調只有和平示威受保障,暴力示威卻不然;暴力出現及破壞財產都是違法,例如封鎖校園、迫使課堂及畢業禮取消。
拜登強調,異議是民主的基本要素,但它絕對不能夠引致混亂,或拒絕他人的權利,包括令學生無法完成學期及出席畢業禮,「人們有接受教育的權利,有取得學位的權利,有在校園安全走動並不會恐懼遭攻擊的權利」。他重申美國不允許反猶太主義、回教恐懼症、暴力威脅或仇恨言論,形容種族歧視在美國沒有立足之地,「這是完全不對,這是不美國的(意指不符合美國的習俗、原則、傳統之特徵)」。
針對以色列攻擊巴勒斯坦加薩地帶,導致美國兩極化社會進一步撕裂的現象,拜登表示自己理解民眾有強烈感受及堅定信念,指出「在美國,我們尊重及保護他們表達的權利,但這不代表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它必須以不暴力、不破壞、不仇恨、守法的方式實現」。當被問及示威會否迫使重新考慮美國的中東地區政策時,他回答說「不會」,同時認為州政府不應該出動國民警衞軍,干預大學校園的示威活動。
UCLA清場 拘逾200人
另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聲援巴勒斯坦的示威持續多天,執法人員周三傍晚6時下令示威者離開但遭拒絕後,周四凌晨進入營地清場,拘捕至少200人。執法人員拆除路障及帳篷,多名示威者雙手被索帶反綁。行動期間,執法人員出動直升機在上空盤旋支援,也使用閃光彈、警棍、橡膠子彈;有示威者戴頭盔及防毒面罩,撐着雨傘對抗。隨着清場行動進行,被捕人數漸增,大部分示威者亦和平地離開。本報綜合報道
拜登拜登
拜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