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國際強烈譴責下 以色列施緩兵計

加薩危機進入十分複雜的階段。
以往以色列與哈馬斯等巴勒斯坦武裝之爭,主要是在戰場,以軍是有信心與能力執行其種族清洗政策。但以色列的種族主義行徑太囂張,殺害的加薩人民數目龐大,手段殘酷,且經國際媒體和國際救援組織揭露和作證,以色列政權也大言不慚地忽視任何國際的勸喻,更專門殺害媒體記者和國際救援人員,由此引起眾怒,國際上群情洶湧,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庇護難以再掩飾、阻嚇。於是,加薩危機正由於以色列的狂妄,受國際輿情反對,美西方的維護亦同樣受其國內民情輿情左右,以軍在加薩的進度,便與哈馬斯等的抗戰和國際輿論、國際政治批判相競爭,看誰可先壓倒誰。
補充武器 整編軍隊
上月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停戰和釋放人質,以色列備受國際壓力,連美國也被迫棄權讓決議通過。4月5日聯合國的人權理事會又通過決議,指摘以色列在佔據的巴勒斯坦包括加薩和東耶路撒冷的人權問題,認為可能犯了戰爭罪行,要求各國停止輸送武器給以色列。決議不具約束性,但反映聯合國的立場,對以色列的國際關係打擊極大,且個別國家,包括歐盟內的匈牙利、斯洛伐克等,都可據此阻止歐盟供應武器給以色列,對正面臨武器供應後繼不及的以色列,影響不小,更可進一步發酵,阻止美德供應武器。
當然,以色列極力游說反對,美國、德國亦落力阻撓決議的通過,可是投票結果是28票贊成,13票棄權,6票反對,得以通過。贊成者以中國為首,包括亞洲的印尼、馬來西亞,亦有歐盟的比利時、芬蘭,以及巴西等。歐盟的主要成員如法國、荷蘭棄權,印度亦是。反對者可說是以色列的死硬支持者,包括美國、德國、阿根廷和一些小國。一如聯合國最近的有關決議,美國已無力阻止大多數國家譴責以色列。以色列肆意殺害國際救援人員,使國際輿論一面倒,可惜德國變了強硬擁以色列,理由未必是來自納粹主義對猶太人迫害的內疚,更可能是猶太勢力在德國內部的影響。
不過,以色列並不賣帳,傾向停戰安排的背後原因,卻是美國用新一批軍援來換取以色列放行救援物資。但對以色列政權來說,不過是緩兵之計,補充武器,整編軍隊,以作更大規模的種族主義戰爭。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