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台衞福部憂米污名化 改毒素名為「邦克列酸」

王必勝(左)指,涉案毒素米酵菌酸採用音譯方式改名「邦克列酸」。 王必勝(左)指,涉案毒素米酵菌酸採用音譯方式改名「邦克列酸」。
王必勝(左)指,涉案毒素米酵菌酸採用音譯方式改名「邦克列酸」。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台北市素食餐館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發酵,目前衞福部疾管署已接獲30宗個案通報,其中兩人死亡。衞福部周三召開專家會議,次長王必勝表示,避免米製品遭污名化,涉案毒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採用音譯方式改名「邦克列酸」。
使用英文音譯
王必勝在臨時記者會上表示,周三上午邀集食品、毒理、微生物、臨床醫療等部門或專家開會,釐清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在台分布情況,研議是否開展調查,或視情況盡快徵求研究計劃。王必勝認為,米酵菌酸一名會造成民眾對米製品的恐慌,有學者提出應該改稱「椰酵菌酸」,會上大家一致決議更改,但因此翻譯不是很到位,決定不用其他食物,參考細菌命名化學品命名後,決定使用英文音譯。
王必勝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的4種病原型中,目前知道椰毒亞型會分泌毒素,而該毒素與米無關且翻譯不到位,故專家一致決議應正名。衞福部另赴胡姓廚師家中採集14件環境樣本,但因周三發生花蓮地震,食藥署指負責細菌培養的昆陽實驗室跳掣,培養細菌進度或受影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