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買樓放骨灰盛行 死住客多過活人

大城市有不少人選擇購買商品房後封密窗戶(箭嘴示),並放置骨灰盒。 大城市有不少人選擇購買商品房後封密窗戶(箭嘴示),並放置骨灰盒。
大城市有不少人選擇購買商品房後封密窗戶(箭嘴示),並放置骨灰盒。
內地大城市墓地貴 衍生怪現象
內媒周三報道,全國多地出現「骨灰房」,即個人購買商品房住宅並非用於居住,而是專門用於放置骨灰盒。有居民稱,其所住小區存在一定比例的骨灰房,有的樓層甚至樓幢可能「住的死人比活人多」,形容是「逝者安息但生者不適」。
報道指,選擇骨灰房的業主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大城市,而大城市存在墓地價格高、管理費用貴、租期短等現實問題,讓親人「入土為安」的代價不小,因此會選擇購買商品房放置骨灰盒。北京市朝陽區的趙女士感嘆道,在北京即使是一些質量一般、地理位置偏遠的墓地,價格也要10多萬元人民幣(約10.8萬港元),但購買墓地後只有20年的使用權,之後還需要支付「墓地管理費」。
其他居民不安 抗議添隱患
各地因為風俗不同,骨灰房的選擇也有所不同,有些人購買、布置骨灰房時會向「風水先生」諮詢,這也導致有小區出現「骨灰房」過多的現象。江蘇一名房地產業內人士透露,有樓盤開盤時,吸引一群周邊大城市的購屋者前來,其中就有不少人買房用來當作「骨灰房」。相關行為引發不少居民不滿,例如江蘇如皋某小區就因存在骨灰房,引起一批業主聚集抗議。有居民提出,骨灰房往往長時間無人管理,加上逢年過節的祭拜燒紙、點燃香燭,會有安全隱患。
法律界指明知故賣屬違法
法律界人士指,若房產銷售人員明知購房者目的是安放骨灰盒祭奠卻仍出售,或暗示購房後可以安放骨灰盒,都是違法行為,違反了民法典有關契約效力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相關內容。相關人員可以申請物業公司協調或至法院起訴,要求恢復原用途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本報綜合報道
有業主購買單位後封閉窗戶(紅框示)。有業主購買單位後封閉窗戶(紅框示)。
有業主購買單位後封閉窗戶(紅框示)。
全國多地出現「骨灰房」。全國多地出現「骨灰房」。
全國多地出現「骨灰房」。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