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中老加中歐班列 打通歐亞非連接

中國老撾鐵路的通行,使中國與印支半島各國的貿易增加了快速可靠的物流運輸通道。泰國、越南等的農產品,特別是熱帶水果如榴槤,可直接用一般貨運列車或冷鏈貨卡運送。中老鐵路時速120公里,且可連上泰國的米軌鐵路,也有計劃準備伸延至正在籌建的中泰鐵路,或連上越南、柬埔寨。
多式聯運有了中老鐵路的骨幹,可形成昆明至泰老越柬的貿易物流體系。以中國與各國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或雙邊關係下的免稅安排,便是一個跨國的區域自由貿易體系,不僅農產品可北上中國,中國的工業產品南下,更可連上越南、泰國的外資加工貿易,當地的零部件和加工工業產品,便多了一個跨區的運輸途徑,毋須過度依賴海運。
這個自由貿易區的物流體系,經昆明可接上中國內地龐大而密集的交通網絡,特別是鐵路運輸。一方面轉變為中國大經濟體中一個區域性的跨境自由貿易體,使印支各國的需求與生產供應嵌入更大的中國經濟體內,從規模與範疇經濟都可有巨大的擴大和得益。例如中老鐵路昆明至萬象的迴圈客車化的運輸體系,便把中老毗鄰地區變成一體化。
無懼美國制裁脫鈎
另一方面,一如中國近一、兩年所做的,把中老鐵路連上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中國內地特別是昆明變成中轉或過境地,在海運以外,提供更加可靠、快捷的物流通道,把印支各國連接上歐洲、中亞、中東的大市場。在當今地緣政治動盪不堪之際,經紅海的航道經常受到打擊,中老鐵路加中歐班列便是替代的最佳選擇。海運往歐洲需時四、五十天,中老加中歐班列只需20天甚至更少。當海運價格受政治影響大幅上升,中國的鐵路運輸便是又便宜又快捷的替代,例如2023年開通的「瀾湄蓉歐快線」(泰國羅勇──老撾萬象──昆明──匈牙利布達佩斯),直接挑戰海運。
中歐中亞班列一如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可以用網絡方法向各地伸展,遇阻礙可繞道或變道連接,不限鐵路貨運,通過多式聯運更可全方位的發展,且班列運量少但班次多,適合中小企業,也靈活多變。中老加中歐中亞班列的連接,正展示出即使美國制裁、經濟脫鈎,一帶一路的發展,仍可以把中國納入東南亞、中亞、中東、歐洲等非西方、非美國控制的廣闊經濟貿易發展空間,發展動力、潛力更優勝。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