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反反覆覆兼扯皮 華府歐盟犧牲烏

俄烏戰爭發展至今出現極大反覆。美國政府內的新保守主義鷹派自1991年蘇聯解體,開始策動圍堵及打擊俄羅斯的策略,當時歐盟以德、法為首,一直跟俄羅斯發展密切商貿關係,包括享受俄國平價能源,以及投資俄國獲利,更向俄國銷售高端商品,因此,德、法一直抗拒北約東擴。2014年美國策動「顏色革命」,使烏克蘭政府轉為親美並有意加入北約。其後烏國發生內戰,德、法仍推動《明斯克協議》求緩和局勢。
然而,俄羅斯於2022年2月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後,歐盟開始被美國綁上烏克蘭代理人戰車上,不斷援助烏克蘭,但初時德國及法國政府都極不情願,只提供防衞性裝備,直至美國帶頭承諾提供海馬斯火箭系統,法國才提供凱撒火炮;美國承諾提供阿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德國才提供豹2坦克。如今美國突然打住援烏,德、法反而騎虎難下,深受困擾。
北約軍隊深度介入
而令俄羅斯總統普京非常不滿的是,目前英、法透過供應暴風影導彈,已經派遣了大量軍事人員,在烏克蘭把導彈改裝在蘇24戰機上,輸入電子系統,並一直管控導向戰機至打擊俄軍目標。這也充分解釋為何德國總理紹爾茨拒絕跟隨英、法,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及負責操控的德國部隊入烏支援。同樣地,烏克蘭攻擊俄羅斯黑海艦隊的無人機和無人艇,也是英軍在敖德薩主導操控下完成的。這已經不是俄烏兩國的對稱交戰,而是北約軍隊深度在地介入的戰爭。
可是,當華府收手,在缺乏攻擊及防衞導彈和彈藥下,烏軍不但自顧不暇,也無力保衞北約的支援部隊和技術人員。法國總統馬克龍因此提出,除非北約增加正規軍支援烏克蘭甚至參戰,否則烏軍可能節節敗退,而北約在地部隊也會受到重創。如今反而是華府公開提出反對,亦使馬克龍暫時隻字不提派兵入烏。紹爾茨亦明顯反對,然而他被質疑既然下議院已經3次否決供烏金牛座導彈,為何軍方竟然討論攻擊克里米亞大橋?如今德東薩克森州議會計劃發動檢討聯邦政府是否違憲援烏,變相在發動侵略性戰爭。
美國與歐盟的反反覆覆及互相扯皮,只會使俄羅斯更勇往直前擊潰烏軍,累積戰場更大優勢,迫使北約要考慮盡早停戰及議和,而烏克蘭將會成為犧牲品。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