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1600萬年前頭骨化石 證屬絕種淡水海豚

科學家在亞馬遜河發現的頭骨化石屬淡水海豚;圖為構想圖。 科學家在亞馬遜河發現的頭骨化石屬淡水海豚;圖為構想圖。
科學家在亞馬遜河發現的頭骨化石屬淡水海豚;圖為構想圖。
【本報綜合報道】科學家2018年在秘魯亞馬遜河一條支流發現了一塊距今1,600萬年前的淡水海豚頭骨化石。秘魯聖馬科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周三表示,牠的最近親是印度恒河的淡水河豚,只是秘魯的淡水海豚逃不過滅絕命運。研究結果同日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
印度恒河淡水河豚近親
這條海豚是南美洲水域的最大海豚,名為「Pebanista yacuruna」,以秘魯神話中的水怪來命名。牠的身長3至3.5米,具有迴聲定位的臉部嵴,以及細長的鼻子和許多牙齒。惟該種海豚的最近親不是目前仍存活在亞馬遜河的粉紅豚,而是在萬里之外的印度恒河淡水河豚。
研究人員相信,秘魯淡水海豚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海洋,後來進入原始亞馬遜流域豐富的淡水生態系統,適應了新環境,使牠們得以佔據印度和南美洲海岸附近的大片海域。惟約1,000萬年前,隨着環境變化,牠們的獵物消失了,導致滅絕。
古生物學家清理化石上的泥土。古生物學家清理化石上的泥土。
古生物學家清理化石上的泥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