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假金攙錸難檢測 內地回收店東被呃

李女士懷疑手鐲含金量不足。 李女士懷疑手鐲含金量不足。
李女士懷疑手鐲含金量不足。
國際金價高企,內地市場變得火熱,導致騙徒有機可乘。內媒前天報道,除了一般常見手法,浙江省寧波慈溪市近日發現一些假金製品攙入金屬「錸」,根本無法單靠肉眼及秤重分辨真偽,逼真程度甚至成功逃過黃金首飾回收店老闆法眼。
回收店老闆劉挺數天前以每克460元(人民幣‧下同,約506港元)價格,收購兩件共重129克黃金首飾,總共付款超過5.9萬元(約6.5萬港元)。惟他翌日從回收廠家得悉,兩件金器可能攙入錸,於是收回上述假金前往附近派出所報警。
密度近足金 打磨現白點
在檢測過程中,浙江寧波市質檢院黃金珠寶眼鏡檢測中心人員發現儀器在多個點位測到兩件首飾均是足金。當一再使用銼刀打磨,檢測人員發現一些小白點,只要愈往內磨,錸峰就會變得愈高,即代表內部錸含量較高,最終證實首飾是由假金製成。
資料顯示,錸通常是白色,其質地堅硬、耐磨及耐腐蝕,密度與足金相近,因此難以透過常規秤重區分兩者分別,不過硬度及熔點較高,每克售價僅需數十元。專業人士提醒,若黃金攙入錸,普通人根本無法透過雙眼及重量分出真假。
網購金手鐲 內部全是銀
除了上述手法,李女士早前曾以超過2.8萬元人民幣(約3.1萬港元),透過網上二手平台購買一隻「足金」手鐲。她收到交易證書及發票外,亦曾用火槍灼燒金鐲,也用過秤重方法自行檢測,一度信以為真。然而,當拿去鑑定後,她發現手鐲內部是銀,只有外層包金,於是立即報警。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長壽路派出所人員表示,李女士所得交易證書均是虛假文件,就連發票亦是按照成交當天金價製作,又指該隻手鐲含金量及含銀量分別是10克和35克,除非透過國家相關鑑定機構,否則無法通過一般檢測手法辨別孰真孰假。本報綜合報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