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研究:吃蛇助保護自然資源

蟒蛇將飼料轉化為體重的效率很高。(Getty Images圖片) 蟒蛇將飼料轉化為體重的效率很高。(Getty Images圖片)
蟒蛇將飼料轉化為體重的效率很高。(Getty Images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為尋找可持續的食物來源,由澳洲麥夸里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泰國和越南監測蟒蛇養殖場,發現蟒蛇將飼料轉化為體重的效率非常高,未來或許可以出現在人類的餐桌上,藉此避免給自然資源造成壓力。研究結果上周四發表在英國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報告》。
生長快速 具經濟效益
是次研究時長超過一年,共測量了4,601條蟒蛇。參與是次研究的專家納圖施(Daniel Natusch)介紹,蟒蛇蛋白質含量很高,即使生長在沒有水源的環境,亦可以存活近一個月之久。牠們的生長速度比餵食頻率更高的雞、豬、牛還要快,即使4個多月沒進食仍能生存下來,只是體重有所下降,但只要重新進食,就會恢復快速生長。
雖然大規模蟒蛇養殖在部分亞洲國家已很成熟,但主流農業科學家很少對此關注。麥夸里大學教授夏因(Rick Shine)表示,今次研究首次深入探尋商業蟒蛇養殖場的投入和產出、成本和效益,意味飼養蟒蛇的農民有明顯的經濟好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