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台灣海委會交報告 改標題避碰撞惹議

涉事中國大陸漁船在金門海域翻覆。 涉事中國大陸漁船在金門海域翻覆。
涉事中國大陸漁船在金門海域翻覆。
稱取締陸船有理據 立院指摘傲慢
中國大陸漁船上月14日在金門海域翻覆造成兩名漁民死亡,兩岸歷經10次以上協商密會還未有結論。台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曾經要求就「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專題報告,當地傳媒上周六報道,根據台灣海委會提供立法院的專報書面,標題改為「大陸籍快艇」事故案專案報告,內文隻字不提碰撞等字詞,強調取締於法有據。
台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上周五表示,內政委員會專報名稱源自海巡署直播記者會名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擅改報告名稱的做法前所未見,形容是傲慢無比。根據海委會提供的專案報告,分為執法過程、後續處理、研析檢討3大方面,在執法過程中,海委會表示發現漁船越界、漁船翻覆救援、配合地檢調查。惟未見碰撞等詞,僅提及漁船大角度向右急轉時發生翻覆,4名中國大陸船員全數墮海。
陸委會指控放任三無船舶
根據海巡署上月22日的記者會,會上強調是漁船蛇行甩尾「撞」海巡艇而翻覆。上述報告也提到自死者家屬抵台後,雙方啟動協商程序,分別就真相、道歉、究責及賠償等議題協商。報告強調已經責成海巡署「成立策進小組」,優化執勤裝備及勤務管理,並確實整體檢討;又認為本案同事嚴正執法,惟在通報及搜證工作仍然有疏忽,造成案件發生後無法對社會與家屬有效釐清案情,需要確實檢討精進。台方亦呼籲陸方保持冷靜克制,共同維持海域作業秩序。
台灣陸委會昨日表示,本案發生的遠因實是中國大陸長期不依法取締「三無」船舶,即無船名、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登記的船舶,導致「三無」船舶經常任意違法侵擾台灣禁限制海域所致。台方已經授權海基會透過兩會管道協處陸方家屬赴金門事宜,並呼籲陸方珍惜雙方長久以來在海上執法所累積的成果,同時正視「三無」船舶對海洋資源及漁民合法權益所造成的危害,以免憾事再度發生。
隨着事件令兩岸局勢升溫,有民眾上周三在金門岸邊拍到台灣海巡艇在灰濛濛的天氣下,與中國大陸兩編隊合共4艘海警船並航。
陸海警駛金門 台艇緊隨
噸位小的台灣海巡艇,緊跟在中國大陸海警船後,雙方距離十分靠近。期間雙方船艇交叉而過,在金門限制海域交會。影片拍攝者上周三上傳影片,他認為北京當局透過此次行動展現不退讓的決心。本報綜合報道
台灣海巡隊在金門驅離涉事中國大陸漁船。台灣海巡隊在金門驅離涉事中國大陸漁船。
台灣海巡隊在金門驅離涉事中國大陸漁船。
中國大陸海警船(左)在金門外海來回交會,台灣海巡艦艇(右)監控。中國大陸海警船(左)在金門外海來回交會,台灣海巡艦艇(右)監控。
中國大陸海警船(左)在金門外海來回交會,台灣海巡艦艇(右)監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