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馬克龍敲鑼打鼓 派軍援烏恐招敗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安排下,歐洲20多國元首級人物日前在巴黎舉行援烏峰會,遠因是歐洲擔心美國國會遲遲發不下600億美元援烏撥款,以及特朗普分離主義放棄烏克蘭的心態,使歐洲國家不得不作緊急籌劃,不能讓俄羅斯戰勝。會上,德國總理紹爾茨承諾今年多增1,000億歐元軍費,使軍費開支增至GDP的3%,此外更計劃引入徵兵制以加強軍隊人數及實力。波蘭方面則計劃今年把軍費增到GDP的4%,也是北約中佔比最大。
今次馬克龍牽頭主要是因為法國被批評對烏克蘭的支持愈來愈少,明顯在歐洲未能起積極作用。法國政府方面回應,法國有提供重要武器如勒克萊爾坦克及SCALP-EG巡航導彈,不過,法國要在全世界仍有的不少屬地花費軍費開支及加強核裝備。
北約遠水難救近火
雖然傳媒廣泛報道馬克龍在非正式會議中,提出不排除歐洲或北約可派遣軍隊支援烏克蘭,但紹爾茨及歐盟與會領導均全面表示不會考慮派兵到烏克蘭,以避免將戰爭升級。紹爾茨在會議期間再公開表示,因為操作及部署問題,不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反而大會達成一致立場,全力支援烏克蘭目前最急需的彈藥、無人機、掃雷及防空系統。
烏克蘭政府對於馬克龍提出不排除派軍隊入烏的構想,表示他們並不關心這個假設性的提議,而是希望盡快見到彈藥、無人機,特別是F16戰機的到來,烏方已經向北約及歐盟反映了他們的預測,若果目前的軍備需要無法得到解決,俄羅斯會進一步侵佔烏國土地。
一些西方主流傳媒向不少軍事專家詢問,馬克龍意思是否只是提供軍事人員入烏克蘭培訓,或只是派外籍兵團前往支援?有專家回應,無論是培訓人員或派遣外籍兵團和僱傭兵,俄政府都會視為北約入侵。更且,有專家認為馬克龍是借這次會議考慮北約派軍入烏,測試盟友的團結程度,更突出法國在援烏方面比德國政府更決斷。然而,不少專家擔心,現時戰場上俄軍已經在多條戰線乘勝追擊,北約援軍遠水不能救近火,即使一年後北約軍隊真能組成並入烏,這些毫無實戰經驗的盟軍,也無法對抗有3年實戰經驗的俄軍,只怕是自招慘敗教訓。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