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較矮窄 專家質疑錯選航線
【本報綜合報道】廣東省廣州市一艘貨櫃船撞向瀝心沙大橋橋躉,導致橋面斷裂。專家昨日質疑涉事貨櫃船規劃航線有問題,駛過橋躉時未選擇間隔最闊、位於大橋正中的主通航口,而是選擇較窄的副通航口,大大增加撞擊橋躉的風險。
促相關部門嚴格規範航道
橋樑設計專家指,瀝心沙大橋主橋結構為T形剛構橋,可通行部分涉及3節橋跨和4座橋躉,其中17號和18號橋躉是主躉,兩者之間是主通航口,闊度為85米,而16號和19號橋躉為邊躉,兩側副通航口闊度僅55米。貨櫃船撞擊19號橋躉,由於邊墩結構相比主墩脆弱,導致撞橋影響比撞擊17號和18號主墩更嚴重。
瀝心沙大橋建於1992年,受限於技術、材料、資金等原因,同類橋樑結構已逐漸淘汰,但橋樑使用年限為100年,年限未到不可能拆除,只能思考如何維護,以滿足新時期航運要求。同類早期舊橋樑只允許噸位較低船舶通行,因經濟發展需要容許更大船舶通行,意味撞擊的風險變大,對橋樑抗撞能力要求更高。專家認為,今次事故提醒相關部門改造舊橋時要考慮橋樑超重,也要考慮船舶安全通航,包括安裝、加固防撞設備,做好航道規劃和導航助航設施。雖然橋跨闊度無法改變,但主跨闊度更大就應嚴格規定並引導大型船舶只能從主通航口通航,減少撞擊風險。早期修建的大橋應該都存在類似的問題,需要重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