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內鬥自毀烏軍政 延長戰爭損利益

俄烏戰爭的結局會是怎樣,這是西方軍政及傳媒界正在仔細探討的課題。美國國務院國務次卿努蘭早前訪問基輔,她強調美國仍會全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保障其民主、主權及領土完整」,但其實她明顯是來傳達美國政府對烏國軍、政之間衝突的憂慮。
令美國進退兩難的是,無論華府支持總統澤連斯基或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都會有風險。澤連斯基是拜登及北約捧出來的,若逼退他便是出爾反爾,而且澤氏是拱手讓出烏國大量土地資源利益給美國金融財經界;如今澤氏出手安排西爾斯基接替扎盧日內,已是覆水難收。可是,華府知道扎盧日內的聲望比澤連斯基高,軍隊及民間均以扎盧日內馬首是瞻,他亦具備在軍政界發展的潛力。
援烏制俄 面臨大敗
這也說明拜登一直支持烏克蘭舉行大選,目的是以和平方式選出領導人,讓澤氏有下台階。不過,按照烏克蘭憲法,戰爭狀態下就不宜舉行大選。西方軍政界譏諷努蘭此行就像罪犯回到犯罪現場,目睹自己搞出來的一切,卻無力主宰或改變甚麼,只能任由事態以現行的規律發展下去。努蘭所代表的美國政府新保守派,其援烏制俄詭計面臨全面失敗。
扎盧日內與澤連斯基的不同之處,是澤氏仍口口聲聲要西方繼續支持,直至烏國收復克里米亞,但西方已了解到這只是幻想。扎盧日內則比較現實,他希望可以在西方支持下大力削弱俄軍,使其知難而退,或至少可以阻延俄軍在烏克蘭的擴張,賦予北約更多時間制衡俄羅斯。
對於烏克蘭軍政之間的衝突,莫斯科的立場愈來愈簡單清晰,首先是要除掉澤連斯基政權,這是可以預期的結果。然後是令扎盧日內為北約拖延戰爭,達到其可蓄力對抗及威脅俄國的計劃無法得逞。當然,如今俄方已經主導戰爭,最近也逐步在戰場上開拓近百平方公里領土。相反,烏克蘭政府甚至可能會由基輔退至西部城市利沃夫。
事實上,如今華府考慮是否延續支援烏克蘭,僅基於美國軍工及能源集團的利益,看能否再牟利,但這個前景看來不佳,首先是繼續供應武器,烏政府恐怕無力償還。此外,歐洲計劃重新與俄羅斯政府及油氣集團商議輸入俄國油氣,美國油氣出口歐洲將大打折扣。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