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自媒體造謠賺流量 用AI技術虛構社會事件

自媒體以AI合成技術生成虛假訊息。 自媒體以AI合成技術生成虛假訊息。
自媒體以AI合成技術生成虛假訊息。
針對網絡訊息愈來愈多,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近日梳理及分析上月網上謠言後發現,內地當月涉及民生類謠言現象較為突出,部分自媒體更故意虛構社會事件,甚至借助人工智能(AI)合成技術生成虛假訊息,不僅傷害社會信任,同時造成不良影響。
誇大災害或干擾救援
經網上數據監測及網民舉報,平台發現上月謠傳民生類消息,特別是與災情及案情有關情況最為嚴重,個別自媒體為了博眼球,不惜編造誇大涉及自然災害及安全事故等不實訊息。例如,新疆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上月23日發生黎克特制7.1級地震後,網上湧現「阿克蘇某小區樓被震歪了」及「重慶江北、渝北、萬州、榮昌都要發生地震」等謠言,干擾搶險救災工作。
除了謠傳災情及案情擾亂秩序,部分網民亦涉嫌虛構社會焦點混淆視聽。因應農曆新年來臨,加上學生開始放假,全國文化旅遊難免成為網上搜索焦點,平台批評有網民捕風捉影及歪曲事實,例如謠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更名為遇難同胞紀念館」。即使是教育話題,平台亦發現有網民散布罔顧事實、刻意誤導公眾及抹黑高校及國家教育工作消息,例如「清華畢業生80%都出國了」。另外,緬北電騙事件曝光後,有網民宣稱知道「緬北電詐團夥背後有溫州民間資本介入」小道消息,不過經公安機關查證後發現純屬造謠者自導自演。
合成片傳新疆增建高鐵
至於造謠手段亦層出不窮,平台發現多地發生利用AI技術製造網絡謠言現象,好像「新疆多地建高鐵站」影片正正是透過軟件智能合成,再胡亂冠以地名,導致當地民眾幾乎信以為真。平台重申網民利用AI技術造謠,有意造成公眾誤解誤讀,其目的在於吸粉引流,賺取流量,不僅干擾網上訊息內容傳播秩序,還涉嫌違法犯罪。
適逢農曆新年假期來臨,部分自媒體或利用如「煙花爆竹」等社會熱門話題造謠傳謠,故意挑起矛盾、賺取流量。平台最後提醒網民,面對海量網上訊息務必保持理性及客觀態度,提高訊息辨別意識及能力,不讓謠言給年味添堵,共過歡樂祥和龍年。本報綜合報道
網絡謠傳新疆阿克蘇有大廈在地震中震歪。網絡謠傳新疆阿克蘇有大廈在地震中震歪。
網絡謠傳新疆阿克蘇有大廈在地震中震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