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雙減政策 藝術培訓招生陷重壓

內地多個一二線城市鋼琴、舞蹈培訓市場委靡。<br>(Getty Images圖片) 內地多個一二線城市鋼琴、舞蹈培訓市場委靡。<br>(Getty Images圖片)
內地多個一二線城市鋼琴、舞蹈培訓市場委靡。
(Getty Images圖片)
教琴舞蹈師資私人化 平價留客質素轉差
隨着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內外負擔(雙減政策)進一步落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杭州等超大城市的學科培訓消失或隱入地下。在貴州省龍里縣,藝術培訓仍是一種默認消費觀,相關教育消費早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固定支出,但招生逐漸困難。
龍里縣是一座人口僅20多萬的小縣城,大多數商業樓宇都有藝術培訓班,主要教授舞蹈、鋼琴、口才、書法及美術。銀行職員李梅梅(化名)曾在一家培訓機構擔任鋼琴老師,機構倒閉後在銀行找到一份工作。她原先的幾個學生選擇繼續跟她學琴,她遂利用每天午休的兩個半小時、晚上下班及周末上午兼職教琴。龍里縣每節或每小時鋼琴課價格還停留在100元至150元人民幣(約110至164港元)。考慮到當地收入水平不高,優惠價格才能留住更多生源。
為速展成果 欠基礎訓練
舞蹈培訓是龍里最熱門的課外培訓,但不少機構會把課程間隔時間拉長,導致學習周期慢,培訓節奏不夠緊密。為了讓家長快速看到學習成果,一些機構只教學生跳完整的舞蹈,忽略基礎訓練,加上師資良莠不齊,導致口碑危機。在競爭激烈,低價橫行的當下,不少舞蹈機構已經瀕臨破產和倒閉。
琴行老闆張海琴(化名)指出,私人教師群體掌握了絕大多數生源。而大機構比較容易垮,私人教師成本低反而容易存活。要想在熟人遍地的小縣城扎根,口碑和熟人介紹是維持生源的最重要方式。
過去由於同學、家長之間的攀比、跟風,所以生源急劇增加。但現在家長對待藝術培訓更顯理性,由於培訓造成家庭不睦,加上家長沒時間輔導作業,因此跟風學習的學生已減少。本報綜合報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