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吉林罕見白狍 助研體色形成機制

該隻白狍身體大部分是白色。 該隻白狍身體大部分是白色。
該隻白狍身體大部分是白色。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吉林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天橋嶺森林公安分局前日公布,民警周三在巡護途中拍攝到一隻白狍,經專家鑑定,其體色非常罕見,或對動物體色形成機制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保留黃色 或可合成黑色素
狍子別名矮鹿,棲息於東北、西北、華北和內蒙古等地的小山坡稀疏樹林中,牠們通常情況下呈黃色,白狍則是因為狍子發生罕見的白化現象。與過去記錄到的全身體色呈現純白色白狍不同,該隻白狍並非通體雪白,牠身體大部分是白色,小部分區域還保留正常的黃色體色,說明黑色素可以合成。至於鼻子等部位則發生顏色變化,呈現粉色。
白化現象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在白化動物體內由於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從而導致毛色等呈現白色,形成白化現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