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進或退西方鬧劇 戰或和烏國慘劇

德國總理紹爾茨最近針對俄烏戰爭表示:「烏克蘭不能敗,俄羅斯不能勝。」此話備受軍政專家及國人詬病。烏克蘭不能敗,自然俄羅斯不能勝,他講的是廢話。
不過,最近德國、歐盟、美國都見證了紹爾茨仍然堅持援烏,特別是烏克蘭最希望德國可以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Taurus),而到了最後決議,紹爾茨領導的政府計劃將金牛座導彈交付英國或法國,由它們把收到的金牛座導彈,換成暴風影導彈交付給烏克蘭使用。這個構想,是因為紹爾茨政府擔心那既精準又能達500公里射程的金牛座導彈,會被烏克蘭用來斬首莫斯科政府高層。然而,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高層及議員,就批評政府根本是講一套做一套,無心支持烏克蘭,使它「不能敗」。激進左翼及極右黨派則認為,政府根本就不應該再提供先進及重型武器,過去提供的海馬斯火箭系統、重型先進坦克及暴風影導彈,都無法扭轉敗局,這樣做更無法勸和促談。
經濟重創 無力抗俄
面對如今局面,美國智庫蘭德公司開始在《外交事務》雜誌刊登多篇文章,以及在主流媒體宣揚,俄烏戰爭可以考慮邊談邊打。更有消息稱,美國政府聯同智庫人物與德國政府接觸,大家都有共識要選擇最佳時機展開和議。首先是西方不能承受烏克蘭戰敗及完全被俄羅斯控制,目前美國共和黨要拜登政府以加強移民管控作為援烏交換條件,而民主、共和兩黨遲早會達成共識,撥款約600億美元用於2024年支援烏克蘭,連同歐盟繼續支援烏國,對俄羅斯自然會產生壓力,莫斯科也會考慮甚麼時候及以甚麼條件議和。
然而,相信目前最困擾北約的,是它們無法建立共識,和議要求俄羅斯妥協到甚麼程度?其實這種缺乏共識的鬧劇及矛盾,是北約仍然未能認輸,只能藉詞推搪是烏克蘭政府不能接受領土喪失,但烏國不接受,北約會支持到底嗎?拖下去的話,如今的潰敗如何能好轉?
回頭看烏克蘭,它2022年的GDP下跌超過30%,俄羅斯去年則有3.5%增長。烏克蘭戰前人口是4,460萬,如今減少了1,700萬人,戰爭的社會破壞代價高達2,200億美元,工業及基建被嚴重破壞。代理人戰爭帶來烏克蘭軍隊的死、傷及失蹤多達50萬人,除非北約軍隊介入,否則烏軍無力抵抗,烏克蘭已成為人間地獄。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