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歪風攀比紅包大細 安徽阜陽市訂村規

阜陽市文明辦稱會引導農村群眾樹立正確觀念。 阜陽市文明辦稱會引導農村群眾樹立正確觀念。
阜陽市文明辦稱會引導農村群眾樹立正確觀念。
冀樹立正確觀念 發放合理壓歲錢
農曆新年將至,安徽省阜陽市近日有網民反映派紅包攀比風氣嚴重,對農村老人增加許多經濟壓力和煩惱。阜陽市文明辦回覆指,將引導農村群眾樹立正確觀念,引導基層將壓歲錢的合理發放納入村規民約。
60歲的張先生是一名保安,他每月薪金為2,300元(人民幣‧下同,約2,557港元)。他指小時候壓歲錢只有幾毛錢,現在派紅包的支出等於一個月薪金。他認為派得少會丟臉,好像看不起人家。阜陽市民眾指出,最近幾年因互相攀比心理,利是錢從以前的10至20元(約11至22港元),上漲至200至600元(約222至668港元),令不少人感到壓力倍增。
支出動輒數千 添經濟壓力
有市民指父母在農村生活,年關將至他們和不少老人一樣因壓歲錢而感到壓力。年過七旬的父親每逢過年便要派出10至20封利是,且每封至少100元(約111港元),對沒有收入的老人是很大壓力。阜陽市文明辦表示,壓歲錢承載長輩對晚輩的祝福與期許,但若過高則增加農村家庭經濟負擔,更會引發攀比浪費現象,故未來將加強與民政、婦聯等機構協作,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倡導農村民眾建立勤儉持家的價值觀,並借鑑推廣外地有效做法,提倡理性節約,堅決反對攀比和浪費。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慧麗指出,農村畸形的攀比現象造成壓歲錢和長者的收入不均衡,更會直接影響兒童的價值觀,急需治理。壓歲錢寓意是好的,表示對小孩的祝福。有錢的長輩愛孩子,所以就愈給愈多,但違背了壓歲錢的寓意,需要引起社會的重視。有的家長給得多,有時給的嫌不夠了還會引發矛盾。本報綜合報道
派壓歲錢是農曆新年傳統。派壓歲錢是農曆新年傳統。
派壓歲錢是農曆新年傳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