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英美空炸沒效 紅海危機依舊

去年10月哈馬斯組織突襲以色列後,也門叛軍青年運動(即胡塞武裝)呼應,用導彈攻擊以色列南部。當時西方的軍事戰略圈子普遍認為對以色列打擊不大,但同時指出,胡塞武裝的最大威脅是紅海航道。結果正如所料。
不過,美國的反制卻是倉卒成軍,實際只有英國軍艦參與。英美的轟炸也門首都,似有2018年美英法空炸敍利亞之勢,但少了法國;而也門不同敍利亞,沒有敍國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以往也門內戰時,胡塞武裝的據點也備受空襲,但也門地區人口稀疏,城市建設有限,美國等的襲擊毀壞作用大不相同,效果大打折扣,第一輪空襲只死傷約10人,打擊實在有限。而胡塞武裝的導彈、無人機等都深深密藏,也流動性極高,因此,即使英美連續進行第二輪襲擊,胡塞武裝還可反擊,情況有點像以軍侵佔加薩,狂轟濫炸之下還是找不到哈馬斯的主力。英美不能摧毀胡塞武裝的攻擊力量,後者仍可不斷攻擊紅海航道的船隻。
歐盟經濟 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胡塞武裝的武器來源可從區內抽調,一是南部也門武裝已宣稱與之合作抗美;二是伊朗及區內其他什葉派武裝可以提供,武器來源不斷。相反,英美戰艦艦載武器有限,補充會受胡塞武裝威脅,剛剛附近吉布提的美軍基地亦受襲。英美戰艦補給不易,難以久戰。更重要的是,紅海航道廣闊,甚且可包括航道外印度洋海域,英美艦隊難以完全防衞。胡塞武裝攻擊的流動性強,導彈覆蓋面廣,防不勝防。
除非英美地面攻擊也門,否則胡塞武裝仍可自由地攻擊航道內外船隻。一方面打擊海運,迫使不少船隻要改道;另一方面,以色列的海道進口受阻,加重它的戰爭負擔。前者航運打擊的是歐盟,不是美國,英國佔的比重也小;而後者戰事拖長也影響歐盟的經濟。此所以歐盟各國都不贊同英美此舉。而紅海航道危機拖延下去,歐盟貿易和投資受到的打擊會更大。歐盟經濟已經不好,這樣的打擊會是雪上加霜,歐盟更多的成員會出面反對英美。
1月13日是全球示威支援加薩並及也門,各地(包括特拉維夫)聲勢浩大,加以南非在國際法庭控告以色列犯種族滅絕罪,國際媒體大肆宣傳,以色列的形象大壞,英美也出師無名,更被視作以色列同謀。胡塞武裝必然繼續攻擊英美以的船隻,危機會延續。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