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台新總統對兩岸取態 分析料難本質上改變

民眾黨支持者在台北市集合留意總統選舉點票結果。(Getty Images圖片) 民眾黨支持者在台北市集合留意總統選舉點票結果。(Getty Images圖片)
民眾黨支持者在台北市集合留意總統選舉點票結果。(Getty Images圖片)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總統選舉昨日投票,當選人立場勢將左右北京及華盛頓未來4年角力。有分析認為,雖然民進黨、國民黨及民眾黨總統候選人可明顯看出其親美、親陸或中間傾向,陸美政府或會因應選舉結果調整短期對策,不過由於下任總統不至於從根本上改變台海現狀,陸美關係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澳洲國立大學講師宋文笛認為,民進黨已表明計劃勝選後「加倍押注美台關係」,相反國民黨尋求重新調整在陸美之間距離,一旦勝出或與北京談判恢復兩岸正式政治對話,加速兩岸經濟連結,可能受到美國憂慮考驗。美國智庫亞洲協會學者高喜明(Simona Grano)則指,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強調要與陸美維持等距,令美國有所保留。
陸美被指圖影響選舉走勢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前副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認為,若親美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獲勝,北京固然可能短期內再與台灣的友邦建交,或透過取消關稅優惠,增加軍事包圍等行動施壓。惟他重申,即使國民黨代表侯友宜獲勝,在短暫兩岸蜜月期過後,大陸也會恢復施壓,推動統一台灣最終目標。
另外,台灣總統選舉牽動中國與美國神經,雙方都被指試圖影響選舉走勢。北京被指參與國民黨與民眾黨的「藍白合」,以平價旅遊款待台北市41名里長等,美國則被指在藍白合之後,曾要求民眾黨解釋,藍白合有沒有北京介入。
在台灣台北市,電視直播總統選舉最新點票情況。在台灣台北市,電視直播總統選舉最新點票情況。
在台灣台北市,電視直播總統選舉最新點票情況。
民眾黨柯文哲(左)與太太(右)在台北市一個票站投票。民眾黨柯文哲(左)與太太(右)在台北市一個票站投票。
民眾黨柯文哲(左)與太太(右)在台北市一個票站投票。
台灣民眾在新北市一間小學內設置的投票所排隊投票。(中新社圖片)台灣民眾在新北市一間小學內設置的投票所排隊投票。(中新社圖片)
台灣民眾在新北市一間小學內設置的投票所排隊投票。(中新社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