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與少數族裔 法國式融和鬥爭
世界上有不少大國、強國是多民族國家,但是性質有所不同,例如中國及俄羅斯,除了分別佔大多數的漢族及俄羅斯族以外,亦有很多千百年來生活在這兩大片土地上的少數族裔。而美國是白人移民後裔佔人口大多數,把原來的土著幾乎滅絕,卻又引來多種族的非白人移民。至於英國和法國,原來是白人國家,但由於幾百年來在全球開發殖民地,引入了不少非白人族裔的新舊移民。
這些國家其實都有主流族群的民族主義,例如大白人的國家主義、漢族及俄羅斯族主義等,但牽引出這些主流族群強調的民族主義,會產生甚麼問題?
就以法國為例,法國的右派,特別是瑪琳勒龐領導的極右派,就強調要法國白人肯定及鞏固自己的文化和社會身份認同。這個問題的衍生,是因為法國如今有三分之一的公民,祖籍不是法國本土,他們的種族、語言、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甚至價值觀,都和傳統法國白人不一樣。
經濟差距 產生矛盾
然而,甚麼是法國的文化及社會身份認同?如果是法語就當然不是問題,法國白人當然享有發揚自己文化傳統、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的權利,但是否可以排斥其他族裔的宗教及價值觀呢?可幸法國政府強調世俗化的社會,不會排斥不同宗教,也不容許任何宗教支配教育及多元的生活方式。
不過,法國白人和非白人公民在文化上的衝突,是法國白人埋怨法國不少社區正在伊斯蘭化或越南化,侵蝕了原來的法國社區風情,也往往非常不衞生以及充斥毒品和罪案。但也有支持者認為,這是少數族裔的生活方式,也是法國多元化的文化特色,毒品和治安問題並非因為種族文化,而是經濟差距問題。
其實,法國少數族裔和主流白人最大的矛盾,正是經濟差距。白種法國人指摘政府不應放寬前殖民地的移民政策,使他們容易借團聚或以勞工方式移民定居法國,享佔法國人的權益。不過,少數族裔就批評法國過去及如今,都嚴重剝削前殖民地,才有今天的繁榮,時至今天還需要引入勞工,而前殖民地的勞動力,更是最容易融入法國現有的多元化社區生活,但政府卻不想承擔應有的責任和道義。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