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埃及與中國合作 復興有望中東穩

以巴之戰的發展,突出了埃及的戰略地理位置。本是歐亞航運的最大樞紐,歷史上亞歷山大港繁榮了幾千年,也是埃及帝國的重要根據地。由此可以東出往中東爭雄,如馬穆魯克蘇丹國與鄂圖曼帝國的例子,一下可囊括整個東地中海連接絲綢之路的貿易。然而,在西歐列強避開東地中海,從好望角出印度洋,也繞道太平洋直達東亞和東南亞,東地中海的全球化作用下降,也帶來意大利城邦的沒落。
鄂圖曼帝國在19、20世紀的瓦解,西歐強國英法侵佔東地中海,英法爭奪埃及和紅海航道。隨着蘇彝士運河的運行,好望角航道被邊緣化。從印度洋經紅海,蘇彝士運河入地中海的航道重新啟動,代表英法與美國競爭激烈化。但二次大戰打垮了英法,1956年「蘇彝士運河事件」終止了英法在蘇彝士運河以東的霸權,由美國替代,美國便收拾英法在中東的殘餘勢力。可美國建立替代性霸權需時,也有以色列之戰和石油危機拖延。在21世紀,美國軍方曾有重劃中東各國疆域的設想。伊朗的宗教革命的堅持和有所擴張,打破這個設想。
開發油氣 擴展交通
在這個過程裏,埃及從英法之手轉入美國控制,與以色列之戰大敗,失卻西奈半島,其後在美國斡旋下收回,卻變成美國忠實的傀儡,維持專制政權,一如美國扶持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阿拉伯之春推翻專制政權,卻反覆也回到軍人支持的專制政權,依然保持與美國關係。
埃及人口逾一億,GDP在中東居第五,落後於沙特阿拉伯、以色列、阿聯酋和土耳其。在非洲則居第二,次於尼日利亞,經濟發展水準不高。但東地中海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將對該國發展帶來機會。而埃及與中國合作,正建設「新首都」,已修開羅輕鐵,也正籌建高鐵由亞歷山大港至新首都,進一步可連接紅海,作為蘇彝士運河的替代。另亦可與沙特阿拉伯連接,重建絲綢之路的伊拉克至亞歷山大港之陸路,更可借之西往北非各國,把埃及再次發展為東地中海與北非的交通樞紐和政經中心。中國與之緊密合作,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的聯盟,伊朗、沙特與埃及的恢復邦交,便是中東復興的機會,也是埃及和亞歷山大港復興的機會。
只要解決以色列這個毒瘤,埃及與中東形勢會大好。或許在以巴之戰後,不會太久。
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