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美搞貿易脫鈎 德料難承受代價
跟隨美國搞貿易脫鈎,如今成為德國執政聯盟黨及主流傳媒的熱議題。它背後其實有重大意義,首先是現今執政的「交通燈」三黨聯盟中的綠黨及自由民主黨都是極度反中抗俄的德國黨派,這純然是意識形態主導所致,因為它們深信中俄都是不執行民主及自由的政策及政治,儘管中國行的是自由主義經濟及俄羅斯是有全民公平選舉的政治制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總統普京都擁有遠比它們高的民意支持,但仍被標籤為極權主義政府。即使稍為溫和的德國社會民主黨也要表現出與較親中俄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黨不同,否則就模糊了兩黨的界線,對如今的政治弱勢不利。
據親美抗中的政經專家估計,即使中德即時脫鈎,使德國脫離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德國經濟雖會蒙受5%的損失,但結果與2008年金融海嘯及2020年的新冠疫情差不多,仍然有條件翻身復甦,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就採取這個信念立場。它在模擬一個冷戰2.0的國際經濟體系,當中分別有以G7為主導的西方國家、以中俄為首敵對的國家及其餘中立的國家體系。當西方及與其敵對的國家體系斷絕貿易往來,只是各自和中立國家進行貿易,就出現一種新的國際形勢。
斷供應鏈 德企遭殃
2022年,德國與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貿易額高達約2,980億歐元,美國居次約2,480億歐元。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倘脫鈎初期德國未能找到對中國入口商品及對中國出口市場的代替,初期幾個月的GDP打擊是5%,全年是4%,而長遠這個缺口會帶來每年約1.5%水平的經濟損失。
不過,這類的模擬被批評犯了不少嚴重錯誤。首先是為何德國這個嚴重依賴出入口商貿的國家要考慮和中國脫鈎及計算損失?這明明是美國政府要不計損失,想跟中國政治對抗的考慮,為何德國也要跟着蒙受損失和跟從?更且,目前德國面對俄烏戰爭要制裁俄羅斯,已經要承受高價能源使生產成本上升,企業減產及外移帶來的去工業化,為何又替自己百上加斤再承受和中國脫鈎的經濟代價?最後,德國政府若真被意識形態驅使搞與中國脫鈎,供應鏈崩解下受害的只是德國本土及在中國投資的企業而已。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