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學者:柯郭支持者取態成關鍵

張泊匯認為,台灣選舉形勢再過兩周會變得明朗。 張泊匯認為,台灣選舉形勢再過兩周會變得明朗。
張泊匯認為,台灣選舉形勢再過兩周會變得明朗。
【本報記者歐楚穎報道】台灣大選將於下月13日舉行,今屆呈現與以往不同的綠營、藍營、白營「三腳督」局面,「藍白合」破局更成為選情分水嶺。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泊匯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藍白合破局後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支持度下跌,反映第一波「棄保」已經發生,相信這個現象會愈趨明顯。柯文哲的中間派支持者,以及已退選的鴻海集團始創人郭台銘支持者的投票走向,會令當前選情非常動態,但形勢再過兩周會變明朗,到時哪個陣營民調能領先5至6個百分點,就很可能勝選。
指藍白合破局形成棄保
過往台灣大選也曾出現三腳督局面,但都是藍營分裂,民進黨受益,今次則有柯文哲的「白營」冒起,令選情出現更多不明朗因素。張教授提到,柯文哲的票源與往屆不一樣,他有淺綠民眾、對民進黨不滿的年輕人支持,這批年輕人藍、綠陣營都有。今年10月,民眾或會認為柯文哲是不可預測的黑馬,但在藍白破局後他的支持度大跌,因為支持者相信他的當選機會不大,所以想棄保。張教授認為柯文哲現在的當選機會幾乎是零,看到他當選無望,又與其他候選人相差太多,支持他的年輕人主力有可能不投票,或更可能是轉投賴清德,形勢對國民黨不利。
對於國民黨而言,張教授說柯文哲能否繼續選下去及棄保效應,以及郭台銘支持者的選擇都非常重要。郭台銘退選前有6%至7%支持度,其支持者大多深藍,如果郭台銘鼓勵支持者轉投侯友宜,後者勝算會加大。若選民繼續支持柯文哲,賴清德選票就不會增加,張教授表示:「一直都有一個說法,第三黨最終會被棄投,因為很多人都不想浪費選票,所以會想把選票投給第二號偏好的候選人。」
除了動態的選情,外界亦傾向在台選渲染兩岸議題,今年亦不例外。張教授認為,兩岸議題在2020年台灣大選的確佔主導性地位,但隨着民進黨執政8年,出現貪污腐敗等內政問題,加上經濟狀況未有改善,令普遍人對民進黨積聚不滿,希望政黨輪替,因此民生問題在今次台選較為重要。另外,外部勢力干預台選這個話題幾乎每屆選舉都出現,但美國這次沒有說太多,主要是民進黨提及,因為賴清德想利用兩岸議題手段吸納選票,但沒有奏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