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杜拜氣候峰會 拆解西方魔咒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簡稱COP28),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聯酋的杜拜世博城舉行,最大目的是各國政府透過會議來達成協議,制訂政策來限制全球氣溫上升,減少地球暖化帶來的災難,加速轉向可再生能源,改變氣候融資運作方式,將人民及自然置於氣候行動的核心,確保COP28成為有史以來最具包容性的氣候峰會。
今年舉辦的地點杜拜,一開始就成為一些西方媒體批評的焦點,因為阿聯酋是石油及天然氣的生產大戶,化石能源的開發應用正是地球暖化的罪魁禍首。而峰會的主席是阿聯酋氣候特使賈比爾,現任阿聯酋工業暨先進技術部部長,亦為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 Group)的現任行政總裁,這個安排被諷刺為「和毒販合作推行戒毒」。
投資發展綠色能源
不過,阿聯酋強調要解決全球氣候暖化問題,龐大的油氣生產組織也有責任,更應成為重要的合作對象,而這方面它們可提供巨大的貢獻。
首先是這些國家亦明白到它們的油氣也有用完的一天,自然更加關心如何減低產量及發展節能高科技,以保障油氣資源能更多地被善用。而且油氣資源的運用,也只是一個手段以發展自身及全球的綠色能源。無疑目前國際油氣輸出大國是在賺大錢,但目的是經濟及社會發展,就如阿聯酋由於有龐大的油氣收入,去年單是投放在非石油項目的社會經濟發展,就帶來這部分的經濟增長了驕人的6%。此外,世界油氣生產大國亦有意願在本土以及全世界投資發展綠色能源的高科技。
COP28一開始就出現具爭議的場面,特別是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在會上致詞時,表揚歐盟在節能減碳方面的成就,被不少「全球南方」國家視為「君臨天下」地向全球銷售歐盟模式的能源科技及設施,完全不理解全球南方國家的實際情況和實質需要。全球南方官方及民間代表更強調,峰會最重要的目的是大家分享各自的視野及發展需要,反而全球南方代表更重視油氣生產大國對他們的理解及高度投資意願。
今次峰會似乎擺脫了西方霸權黑白二分的魔咒:罪惡的油氣生產大國及善良的西方科技烏托邦。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