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團隊開發模組系統 冀養殖船蛆做食糧

學生們觀察是次研究養殖出的船蛆。 學生們觀察是次研究養殖出的船蛆。
學生們觀察是次研究養殖出的船蛆。
【本報綜合報道】蛀船蛤(又稱船蛆)往往會在木製船隻上鑽來鑽去,令水手們苦惱不已。由英國普利茅夫大學和劍橋大學學者領導的團隊,日前開發了一種模組化水產養殖系統,用於在遠離海洋的地方養殖蛀船蛤,未來或能作為替代性食物來源,藉此減少碳足迹並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相關研究已於前日發表。
蛀船蛤屬一種雙殼軟體動物,意味牠們與蛤、貽貝和牡蠣有親緣關係。由於外殼微小,蛀船蛤生長速度比其他任何雙殼類動物都快,只需6個月就能長到約30厘米長。相較之下,貽貝和牡蠣可能需要長達兩年的時間才能長到可以收穫的大小。考慮到相關特性,研究團隊利用多個鹽水箱打造蛀船蛤養殖場,每個鹽水箱中都有用廢棄或回收的木材製成的木板。這些水箱雖然是通氣的,但不需要水循環系統,加上任何廢物都不會擴散到海洋中,從而可以避免海洋魚類養殖場通常會面臨的環境問題。
料改名「裸蛤」 取代魚製品
在菲律賓,船蛆往往會被捕獲並作為美味佳餚出售,據指味道像牡蠣且營養豐富,但世界上不少消費者預計仍難以接受任何名字中帶有「蟲」字的食物。科學家因此計劃以「裸蛤」的名稱銷售蛀船蛤,認為牠們將來可能最適合作為魚類的替代品,用於魚片或魚餅等加工產品中,而不是作為單獨的食品出售。
船蛆會破壞木材。船蛆會破壞木材。
船蛆會破壞木材。
船蛆或能在未來實現大量養殖。船蛆或能在未來實現大量養殖。
船蛆或能在未來實現大量養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