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朝提前射人造衞星 美航母抵韓示警

金正恩(後排右二)曾視察軍事偵察衞星準備工作。 金正恩(後排右二)曾視察軍事偵察衞星準備工作。
金正恩(後排右二)曾視察軍事偵察衞星準備工作。
平壤昨晚行動 火箭殘骸或墜公海
美國航空母艦昨日今年第三度訪問南韓之際,北韓起初通報最快今天凌晨進行第三次軍事偵察衞星發射,但南韓軍方昨天晚上10時47分指朝方提前付諸行動,火箭升空後飛往南方;日本政府向沖繩縣發出室內或地下避難的警報。南韓總統室警告,可能中止2018年與北韓處於「蜜月期」時簽署的軍事協議效力。
北韓昨天通知日本海上保安廳,指計劃今天至下月1日期間發射人造衞星,墜落物體可能跌落黃海、東海、菲律賓海。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有關海域不在日本專屬經濟區海域範圍,但日方已經發出航行警告,呼籲在有關海域船隻小心。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的全球航行警告服務,南韓及北韓同屬航行警告區域的XI區,該區協調國為日本;有關規定要求該區的成員國,需要向日本通報海上射擊演習等緊急情況。
普京曾答允協助 外界關注
這將是北韓今年繼5月31日及8月24日後,又一次試射軍事偵察衞星,上述兩次試射均失敗告終,朝方在第二次發射失敗後表明10月再次嘗試。值得留意的是,北韓領袖金正恩今年9月出訪俄羅斯遠東地區期間,參觀代表俄羅斯太空任務現代化象徵的東方太空發射場;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承諾,俄方協助朝方研發人造衞星。
北韓此前兩次軍事偵察衞星發射的時間,均在朝方對外預告的兩天後,亦即是發射期的第一天。南韓傳媒指出,北韓今次預告距離發射期只有一天,但天氣預報顯示發射地點平安北道西海衞星發射場附近,今天凌晨零時至上午7時陰天,之後60%機會率下雨,所以推測朝方選擇當天凌晨發射的可能性比較大。南韓軍方相關人士表示,由於北韓通常在加注燃料後的最短時間內發射導彈,所以衞星發射也不例外。
南韓擬中止軍事協議效力
南韓總統尹錫悅正在英國訪問,隨行的總統室高級官員表示,根據《關於發展韓朝關係的法律》規定,對於南北韓之間達成的協議,可以設定期限中止其部分或全部內容的效力。2018年9月19日,金正恩在平壤與時任南韓總統文在寅舉行首腦會談並發表共同宣言,雙方也簽署軍事協議,內容包括暫停在軍事分界線附近的演習。
北韓通報計劃發射軍事偵察衞星後不久,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到訪釜山,它是繼3月28日的尼米茲號、10月12日的列根號後,另一艘屬於美國戰略武器的航空母艦訪問南韓。美國海軍表示,航空母艦訪問展現美方對美韓同盟的承諾,又形容美韓兩國海軍的合作,對維護東北亞地區及朝鮮半島和平及穩定是關鍵。卡爾文森號此前在菲律賓海,與日本海上自衞隊、澳洲皇家海軍、加拿大皇家海軍演習。
另一方面,美國疑似因應北韓發射搭載軍事偵察衞星的火箭,空軍一架專門收集彈道目標光學及電子數據的RC135S偵察機,當地時間周日從阿拉斯加州出發,途中先後降落夏威夷州及西太平洋戰略要地關島,周一抵達日本沖繩縣嘉手納空軍基地。本報綜合報道
北韓此前兩次軍事偵察衞星發射均失敗告終。北韓此前兩次軍事偵察衞星發射均失敗告終。
北韓此前兩次軍事偵察衞星發射均失敗告終。
美國近期向南韓派遣戰略武器行動一覽美國近期向南韓派遣戰略武器行動一覽
美國近期向南韓派遣戰略武器行動一覽
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駛入釜山。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駛入釜山。
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駛入釜山。
北韓第三度發射軍事偵察衞星示意圖北韓第三度發射軍事偵察衞星示意圖
北韓第三度發射軍事偵察衞星示意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